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人物 > 正文

方励“一跪值千金”:“惊天一跪”的就是他(4)

2016-05-20 09:02:19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曾有十年郁闷甚至想过自杀

两年前,复旦大学一个大三女生在微博上私信问他:“方老师,您活得这么自由是怎么做到的?”励让她去网上查4个关键词——宇宙大爆炸、地球的形成、恐龙的灭绝和人类的起源,然后认真阅读相关内容。一周后,女生给他发信说:“方老师,我明白了,你把我打开了。”当你处于一个大的视野下,身边的这些事还算事吗?那么多动物都要集体行动、集体迁徙,只有人可以独来独往,多牛啊,人可以按照自己心愿选择所作所为。

如今的方励内心自由,活得激情潇洒,但他透露自己以前并不是这样,“我是在经历了10年郁闷后,突然顿悟的,看人世间东西就像看热闹,不用置身其中,我想在里面就在里面,不想在就出来。我身上的滤波器特别多,随时过滤、不想看的不想听的,你说什么对我都没影响。”

问及那十年的郁闷期,方励说曾经郁闷得想过自杀:“我12岁遭遇了家被抄、父亲被关押、母亲被下放、我成为黑五类子女被歧视的境况,那时感到孤独、彷徨、惊恐,不明白这世界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就错乱了?从12岁至22岁,我泡在大量欧美小说里,虽然可以借鉴别人的故事和情感,但是,你生活的时空与这些依然格格不入,这么想着就走到了极端,觉得荒诞扭曲,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没有信仰就不想活了。直到20岁,我到北京,在当时铁路部的五七干校的图书馆里,我突然发现有很多内部读物,我读了很多历史书和传记。我看过芬兰史、挪威史、瑞典史、丹麦史、荷兰简史、法国史、北非史、加拿大简史、美国简史、拉丁美洲历史及伊朗史、《艾森豪威尔传》、《肯尼迪传》、尼克松的《六次危机》、《蓬皮杜传》、《戴高乐传》等等。读了这些书后,我在字里行间拼凑出这个世界的真相,再到最后,芝麻大的一点儿小事触动你,就像是最后的临门一脚,窗户纸终于捅破了,突然你发现,自己从此再也不在乎了。”

拍电影为什么要赚钱?我就是要花钱

一个物理、海洋领域的专家,却跨入电影圈,方励至今清楚记得,在2003年9月26日这一天,他决定全身心做电影制片人,“以前都是跟天跟地打交道,但是电影是跟人打交道,我喜欢人、喜欢聊天,聊天的过程就是旅行,是在人心世界中旅行。”

之前接受采访时,方励曾说拍电影赔了4000万,采访时北青报记者问他现在是否已经赚回来了?他说:“《观音山》之前赔了4000万,《观音山》赚了600万,我拿出一半发了奖金。《二次曝光》赚了600万,我拿出一半发了奖金。《后会无期》挣了将近3000万,全投在建电影工作室、组技术团队了,我从来不拿一分钱回家。总的算来,现在挣的还没有抵消之前赔的,但是为什么要赚钱?钱就是用来花的。”

所以,方励笑说自己并不是投资人,“投资是讲求回报的,而我拍电影,不想挣钱,我就想花钱。花钱买快乐啊,你出去打高尔夫花几十万买一个会员,不也是花钱吗?我花钱做电影,我开心。”进入电影领域以来,方励说自己没拿过家里一分钱,用的都是他自己的薪水。

对方励而言,电影充满魅力,因为它既有科技又有人文,既有画面又有声音,直接和千千万万人交朋友,而且两三年就可以看到成果,可是科技行业通常五六年还在做概念研发,“当然科技行业我也爱,但是电影离生活和人的情感近,我常说电影就像毒品,沾上就跑不掉。”

有人说方励“有钱就是任性”,方励却认为,因为任性,他才敢于追随自己的内心,干自己喜欢的工作时才不会觉得累:“我每天都在感动中,人活这一次特别不容易,我经常和年轻人交流,做人没有追求,做人还干吗,一天天重复,等死,有什么意思!”

本版文/本报记者张嘉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