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人物 > 正文

从作家到摄影师:他用相机留下中国文化圈的青春

2016-12-01 10:03:14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作家陈村“变身”摄影师 曾用镜头定格史铁生、王安忆、莫言等文化名人


2005年5月14日,画家木心在陈村带去的书上签名。

1997年,在《美文》杂志创刊五周年活动上,陈村拍下的龙应台。

1999年,作家林白(左)和诗人翟永明(右)。


1982年,陈村镜头中28岁的王安忆。


作家陈村是个摄影师。

无论你在任何场合见到他,他几乎都带着相机,会客时拍访客、参加活动时拍嘉宾、开会时拍同事,唯独上台自己做嘉宾时他才静默地窝坐着看人,但没几分钟你就见他从不知道什么地方又摸出个相机手机,对着台下的观众拍个不停。最绝的一次是在央视“小崔说事”节目中在台上端起相机拍崔永元。

目前陈村见人拍人,像写生一样留下某事某刻某人。从36年前起,史铁生、阿城、王朔、王安忆、莫言、陈丹青……众多文化人在他的镜头前定格,其中的一部分摄影作品近日由陈村本人公布,从11月27日到明年2月27日在汉源汇展出。这是上海,乃至中国文化圈的回忆录。

拍照也叫创作,苦于写字的陈村为此窃喜。在他看来,留下实物是很奢侈甚至不可能的,那就用图像吧。你拍下它了,你就占有它,人们就占有它。

陈村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表小说,几乎同期,他花了100多元买了台虎丘牌相机,但用了没多久又心痒海鸥-DF,终于在1982年入手一台。那时候他只是乱拍,甚至至今他都说自己是乱拍——什么让作家的随笔乱写有意义,什么就让摄影师的随手乱拍有意义——应该说,陈村作为一个作家的敏锐与深邃在拍照时并没有浪费,甚至常常能无意在画面中留下故事的空隙。

相比写作,陈村认为拍照的呈现更直观,“摄影可以留下你当下的样子,没有照片时你跟人描述你曾经的样子,人家就跟看小说一样,想象不出。你能说清楚的是,你当时的着装,比如穿条牛仔裤,人家能想象出是什么样,但这是着装的样子,而不是你人的样子。拍照如果能作为职业的话是很愉悦的事,因为只要按下快门就好了,但文字的进入比较困难,要识字、造句、成篇。”

陈村认为摄影者的高度体现在取景上,就像文学家的取材:“你与一位摄影大师同时走过一条街,各自拍,你与大师拍出的东西肯定不同。你有可能甚至没注意到他拍的东西,或者你注意到他拍的东西,但是你认为这没什么好拍的,忽略了。”

陈村最贵的相机机身1万多元,最贵的镜头也1万多元,在摄影器材上投入近10万元,花钱不算多,但花时间多。陈村的照片充塞在三个4T的移动硬盘中,以及备份硬盘中,像是永远盖不完的楼。为展览他花了数天时间整理照片,发现“那么多事情、那么多人过去了,那些在我照片里很年轻的小姑娘,现在已经是老太太了。以前认识她,看到照片时会想起她小姑娘时候的样子、说话的声音,喜欢的事情等等,为这得感叹一声。”


录入编辑: 朱嵘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
关键词:陈村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