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眼界 > 正文

我们如何存在——不确定的年代,我们的焦虑与突围

2016-11-10 15:49:52      参与评论()人

引子:

这样一个年轻人是不是你也很熟悉:

他(她)从小是一个标准的好孩子,学校里读书成绩好,考上了好大学,也找到了体面的工作,甚至还留学,但是读着、读着就感觉到无意义;也奋斗,但目标实现时,感觉特空虚;情感寡淡,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很多事情提不起真正的兴趣,既不知道活着的意义,也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他(她)会描述“我是有点不高兴呀,但也谈不上抑郁症,这个社会抑郁不是正常的么,谁不都这样活着?”

他(她)可能放弃过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方向,选择了父母希望他们选择的公务员、经济金融专业等,因为“这才是社会精英的方向”;

他(她)可能在外人看起来非常优秀,努力,学历高,有车有房有好的工作,甚至已经是“人生赢家”了,但是在看不见的内在,他们却有巨大的空洞、空虚和迷茫;

他(她)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无聊,没有激情,正谈着的恋爱不咸不淡,或者已结婚生子,被生活磨掉了大部分热情。

他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追问自己,究竟,自己做的事情有没有意义?究竟,要怎样才算是长大成人,要怎样才算是成功,而我准备去往的方向又在哪里……这一系列的追问,似乎又都与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相关:真实的自我在哪里?

人的一生,孤独、自由、无意义感、亲密关系……这些都是“存在”焦虑的一个个终极命题,如影随形,只不过,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物质化时代,人要面对功利化社会评价体系,还要在三十岁左右成家、立业、还要承担社会使命以及自我实现,在这么多使命的冲击下,保持内心的方向感,维持平静,谈何容易,因而焦虑感就显得格外猛烈,每个年轻人都会对内在的空洞与否感到惶惑与质疑,似乎连空气中都是放大了的疑问和迷茫。

举目四望,他们在寻找各异的方式突围,而社会、心理、文化界又该为每一个个体,营造怎样的反思空间,给出怎样的助力呢?

我们如何存在——不确定的年代,我们的焦虑与突围

用文化、价值观引领年轻人的奋斗方向

感召到这样的时代精神,也带着传播本土心理文化、促成理解的社会使命,2016年11月6日十分心理公号召集了数十位在心理界、文化界极具影响力的知名文化人士共聚北京玲珑塔,举行了《我们如何存在——不确定的年代,我们的焦虑与突围》心理名家(公益)论坛;演讲发言嘉宾徐凯文、彭凯平、唐映红、韩岩、徐钧,董如峰、柏邦妮、史航、孙宇晨,与在场的数百位心理界和媒体嘉宾、以及500多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十分心理公号年轻会员和读者,展开了多维度的文化对话;在“主题演讲”、“圆桌会议”和“提问互动”等环节的探讨中,现场价值观碰撞、脑洞开启,嘉宾们或激烈、或温暖的意见表达,触发的是所有智性的灵感,也化作了对彼此情感陪伴……当我们在一起探索,“存在”是一种主张,是一种关注,更是社会和个体对真善美的至诚呼唤。

(一)、源起:“为何要关注存在焦虑”

论坛一开场,“十分心理”公众号的创始人、原《心理月刊》创始主编王珲女士向大会和在场嘉宾致辞,她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和“存在焦虑”,以及十分心理这次“为什么要关注年轻人的焦虑”。

她说,年轻人的“存在焦虑”有四个非常关键的主题;一个是关于“人必然要死”,这是人这个生物,必有的缺陷;所以人一生都在追寻“意义”,而更有意思的是每个人还要寻求“自由”,可是你越追求自由,特别是现在我们有那么多选择时,你又发现你承受不了那个自由了,你还感觉“孤独”也是难以忍受的。

在这个基础上,王珲指出,不理解“存在焦虑”时我们会发展出来非常忙碌的表面行为去对抗焦虑,而人其实应该多一点对自我的认识,对焦虑的认识,就会对焦虑多一点接受。她说十分心理有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口号——“我们促进理解”,这个“理解”里就有对自身和社会、时代的理解。

作为资深媒体人,王珲一直以自己的力量在十分心理公号和十分心理公号开发的“幸福研习社”平台推广精致严选、本土化的心理课程;同时,在心理领域深耕十年的媒体工作经历,让她也觉得自己有责任和资源能够为首次在国内向公众发声,与众多重量级心理大咖探讨这个问题,搭建可能沟通的平台。于是,就有了11月6号的这个公益论坛。

(二)、破题:彭凯平、徐凯文——从积极人性和价值观的角度关注“空心病”

大会第一个发言嘉宾是来自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伯克利加州大学心理学系、东亚研究学院的彭凯平教授,他为大会带来的是以《以积极的天性突破焦虑的魔咒》为主题的演讲。彭教授热心慈善和公益事业,是中国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这个发言可以说为整个论坛定下了“积极”和“幸福”的基调,他说学过心理学的人比没有学过心理学的人平均多活5.2岁,学习心理学的一个特别重要的作用,就是解决焦虑的问题。

焦虑是人类的生存本能,追逐幸福同样是人类的天性,心理学特别是积极心理学已经为如何获得幸福积累了很多科学知识,幸福是一门科学,完全可以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幸福由我们自己创造,而彭凯平教授指出,“破除焦虑魔障最好的方法就是人性里积极的力量和光辉。”

紧接着,北京大学精神科主治医师、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徐凯文博士的演讲,则以《买椟还珠的时代与“空心病”》为主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自己提出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空心病”这个概念的缘由和自己对“空心病”的理解。

他说,“空心病”是一种流行于年轻人,特别是优秀年轻人中的心理症候群,是类似于抑郁症的普遍病征,所谓空心,即“价值观缺陷所致的心理障碍”。得了“空心病”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要去哪里,在纷杂的世界里找不到自己,一直为别人活着、却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所能想到的诱因,可能包括:单一分数指向的功利化教育、激烈的择校竞争、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等。

中国现在的历史阶段很像美国50、60年代普遍关注“焦虑”的时期,而在一个普遍焦虑的氛围之下,我们现在的心理学是平移西方白种人心理学,那也叫“怪异”心理学,即白富美心理学,白种、有钱中产阶级,因为95%的研究都是对于这些人群做的。他期待,中国当下年轻人群体得到一些真善美的价值观引导。

他说,“当我们做一件事情马上要得到反馈,反馈很简单,就是金钱和利益。这样大家只会越来越焦虑,焦虑彼此传递,原因很简单,看看今天窗外的雾霾,我们每个人都在为我们婴儿般的焦虑和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的观念付出代价。”

(三)时代症候:唐映红、徐钧——为什么这个时代年轻人特别焦虑?

其实,焦虑在每个时代年轻人身上都存在,但是为什么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尤其容易陷入空洞、无意义呢?我们如何认识焦虑与时代的关系呢?随着心理学者,知名心理学科普作家唐映红老师《网络时代的代际纵向断裂》为主题的发言,一副网络时代年轻人精神地图在我们面前被犀利地剖解开来,他以自己17岁女儿为案例,向我们揭示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他说到了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是70后,像我们这样的60后、70后父母是出生在文革时期,我们没办法对孩子进行引导,这样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网络时代的代际纵向断裂。”他说,今天的孩子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接收的信息都与西方最先进的文化理念同步,与全球的孩子一致的;但他们的父母却与西方孩子的父母不同,有一个断层,是没有根、夹缝中的一代。年轻人会因此在全球化浪潮中受到严重的价值观冲击,集中体现在个人情感选择与父辈的代际观念冲突上。年轻人要学会在双重压力中,做自己,其实非常不容易。“作为父母,一方面要对孩子尊重、理解、更多的包容;第二方面需要更多向年轻人学习,而不仅仅是我们用我们的方式教授孩子。因为我们的方式肯定是有问题的。”

而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派的重要代表徐钧老师则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心理冲突》的主题演讲中,探索的是心理冲突在这个时代的成因,解答了为何空心病在这个年代最为盛行。他的观点是,转型中社会与文化结构面临不确定的压力。空心病在中外特有时代都会出现,并不是我国独有的。但中国的空心病又有自己的特有风格。温饱阶段,空心病不会成为大家的关注点。现在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的自我意识,使人更关注自我。

他指出,我们在对年轻人的教育中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父母以我们六七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的养育方式看这些孩子时,实际上这些孩子的成长在某种意义上是被压抑的,他们或许会以空心病(的形式出现);另一方面,“有一个所谓自由的悖论,七八十年代的父母都已经接受了人应该是自由的,孩子应该围绕他的天性去发展,但当孩子真正围绕他的天性发展时,我们说‘我帮你买了学区房,你最好去那个学校读。’我给你一个选择,但实际上是没得选择的,你就去吧。或者说,我给你买了一张去美国的机票,你去那里读吧。”

既鼓励独立表达,又替代、覆盖孩子的体验,这对年轻人形成双重束缚,所以,他的结论是“年轻人要想活出自己,就要能在矛盾中发展出真实的自我感……”他说,“这个问题是一个拷问,我觉得真正解决的除了社会教育的问题,更应该从每个人自己开始。”

我们如何存在——不确定的年代,我们的焦虑与突围

 (四)出路:徐凯文、韩岩、史航、柏邦妮圆桌讨论——我们如何突围?

圆桌环节,王珲邀请了徐凯文和韩岩两位心理学家,和史航、柏邦妮两位关注心理和社会现象文化名人共同讨论,在普遍的存在焦虑中,个人应该如何突围的话题。

史航和柏邦妮分享了自己在过去一段的真实心路历程——“过去与现在,其实我们都在与焦虑相伴”,他们与很多年轻人一样,也感受到真实的焦虑存在,柏邦妮说了过去三年自己与心理咨询师共同成长的经历,认为“如果可能,我需要我的焦虑。就好像睡惯了一个很重的被子,如果你给我换很轻的蚕丝被我就不知道该怎么睡了,我无法入睡。”她分享自己跟焦虑奋战最重要的心得就是不要认为自己的每个选择都非常“致命”,实际上每个选择都构成了你现在的你,这种思维方式会缓解人的很多焦虑。

史航老师讲了两个自己从书中看到的故事,指出“焦虑就是我们紧紧塞满兜捆在身上的东西”,焦虑对他来说,是可以构成为自己的东西,我只好跟它鬼混,发展“带病延年”的艺术。

接着,圆桌话题谈到了巨大的信息洪流面前,我们对信息和知识占有的焦虑,甚至取舍能力都交给了别人,看起来选择很难,如何筛选应对这种选择焦虑?

韩岩老师回应,命运都是一样,人如果能信仰无论怎么选择,最后的结果都是美好的话,选择将不会困难。他指出“一种内在稳定的东西”才能让选择不再带来焦虑,“选择本身是重要的,但它其实有一个更终极的题目,我有一种信赖感,这个更重要。”而这个信仰是解决“存在焦虑”的根本性问题。

很多时候人感觉到“耗竭”,是因为外界的“挑战”大于你的应对“能力”,所以带来压力。“人和教育问题根本上,要自己有信仰,对真善美的探索有感受、有体悟,你才有办法走出开,如果没有的话,所有的教材、所有的公式甚至所有的教育,都没有用。”

徐凯文老师提到这个时代有“焦虑经济学”,比如房价一夜之间涨价一百万,“所有人都焦虑恐慌时消费就提升了。”指出“问题是各行各业都在突破自己的道德底线,为了多挣一点前可以买学区房、折磨自己孩子时,那么焦虑彼此的传递使焦虑不断放大。”“其结果就是我们互相折磨。”

谈到这个时代年轻人从焦虑中突围的方式时,徐老师说唯一的出路就是“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点亮自己,我们怎样,中国未来就怎样”,“我要说的是,可能我们不能马上改变这个国家,但是我们能够坚守自己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守住自己的道德伦理底线,医生可以不拿回扣吗?老师可以专心于你的工作吗?我们能够尊重自己和尊重自己的职业吗?”

(五)互动提问:观众——我该如何存在? 

互动环节,所有的专家都面向观众,接受大家的提问。

观众群里一片踊跃,一个男性观众,讲自己来的时候正在想自己的焦虑问题,他问到“当我在追求有意义的时候,我觉得活着没意思;但如果我追求有意思,我发现我的生命有意义了。”

史航老师以“刻舟求剑真君子,买椟还珠大丈夫”,回复他,“因为珍珠比木盒子好和值钱这事儿是一个大家公认的意义,没那么重要,我要看珍珠没意思,我觉得木盒子有意思,买椟还珠就是我该干的事儿,所以珠和椟的关系可能就是意义和意思的关系。” 

这个问题也引来了另一位女观众的提问,她认为“有意义比有意思重要,有意义是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喜悦。” 

对于什么是“有意义感”徐钧老师、徐凯文老师、柏邦妮都分别给予了自己的精彩回答。

接着,观众的提问在“意义感”这个问题上继续延伸,一位同样是心理咨询师的观众提问徐凯文老师,“作为心理咨询工作者,他的意义感真正在于什么?”徐凯文老师以自己二十年危机干预的经历,他的回复是核心价值观的特点是助人,既帮助别人,同时也帮助自己,我们希望给人希望。

(六)见证:董如峰、孙宇晨——分享我和我们的精神突破点 

精彩的圆桌环节之后,论坛关注了一个特殊人群的自我精神探索之路,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也是“极致个人意义感”的追求者,他们就是创业者。

这是一个群体的实践故事,在年轻人创业的大潮中,他们给自己打工。这可能是这个时代,年轻人中最富时代印记的特征。在这样的大潮中,年轻人是如何借助疯狂与梦想表达自我的?创业需要有独特的人格吗?心理专家董如峰老师一直关注年轻创业者的群体,他给我们带来了自己的观察。

董老师的观点很有意思,“创业也是一场心理治疗”,这源自于我这两年跟大量创业团队接触、观察他们,对他们的心理学上的观察。他发现创业也是一种心理治疗应该是成立的,至少它可以为解决我们的存在焦虑提供一种途径。 

接着,作为创业青年的代表孙宇晨,则从《我的个人精神之旅》的角度,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和心路历程,他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告诉大家:精神自由才能得财富自由,财富自由才能得精神自由,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他的分享给在场的观众和嘉宾,呈现的是个体化探索之路的思考。

(七)论坛其他精彩亮点

纪录片:论坛开场之前,不少在场的观众已经被一部纪录片感动得热泪盈眶。这部纪录片由十分心理精心策划、拍摄制作,采访了与十分心理有关的四位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谈了谈自己在生活中遭遇的人生事件和思考,有离婚、创业、恋爱、工作等,分享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平淡、温馨而真实。理解,其实人比自己想象中更需要,让我们从“看见”彼此的内心开始,走向精神探索的新路程。 

音乐:我们是智性的共同体,也是情感的共同体。中国内地民谣男歌手、音乐制作人、词曲创作人郝云,用歌曲串起了现场的情感氛围和共鸣点,而作为同样思考着人生、严肃生活的年轻人,郝云也在论坛中程的视频访谈中,接受了十分心理的专访,谈了自己对存在和焦虑的看法。

画作:艺术的表达,通常能直通人的心底,在语言所不及的地方。如果你是热爱艺术的文艺青年,中年,现场可以在我们布置的艺术区漫游,这里展示了tango主题画作,跨界的体验带给你更深邃、不局限的心灵空间。

让时间见证我们的成长:观众区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区域,代表人生的年轮,而会场的布置红蓝色调为视觉主色调,每位观众的手中有一张明信片,正面是红色,反面是蓝色,我们用红蓝两色代表对观点的态度,观众可以利用手中的卡片即使表明自己的态度,与台上的嘉宾发言互动。

 “致未来的自己”明信片:除了表态,手中的明信片还是一封寄给未来自己的信,观众们可以在手中的明信片上给一年后的自己留言,在论坛结束后留在自己的座位上,工作人员会将它们收集起来,在一年后寄给你。想象一下,一年后收到一封突然写给自己的信是怎样的“惊喜”?今天的愿望和想法,会给未来的你埋下一颗什么样的心灵种子呢?不得而知,让我们寄望于未来。这亦是本次论坛主办方的真诚期待。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