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思想 > 正文

张宏杰:论中国文明倒退的轨迹(4)

2016-01-28 10:30:14  新民周刊    参与评论()人

《新民周刊》:你在书里为什么说,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成就是中央集权制?
张宏杰:西方人认为中国从秦始皇之后,2000年是一个僵化的历史,用黑格尔的话说,中国的时间停止了。但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秦始皇以后,中国历史也是不断演进发展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集权专制和统治技术,发展越来越精微。也可以说,秦始皇后的2000年历史,就专制制度的发展史。
  所以我认为,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发明创造,不是四大发明,不是指南针,不是造纸术,不是火药,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专制制度。
  这套体系背后有着很多理论提供者,像韩非子,法家、儒家,包括老子、墨子,董仲舒,都对这个制度上提供了思想之源。比如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主张我们都知道,但我们往往忽略他另外一句话“天得一以宁,地得一以清,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的小国寡民论,是建立在大一统的社会背景之下,他是最早提出大一统政治要求的知识分子。
  墨子我们对他往往比较有好感,实际上墨子最核心的思想是尚同,就是要用一个大脑统一全国人的思想。他的设计是这样的:一乡的人要把思想统一到乡长身上,一县的人要把思想统一到县长的头脑上来,一国的人要把思想统一到君主的思想上来,这样才能令行禁止,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国的集体主义、专制主义的思想源头远比我们想象的深远。春秋战国,思想那么活跃、开放,诸子百家气象万千,非常峥嵘。但他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倾向,呼唤中国尽快统一,呼喊中国尽快出现强有力的统治者。
  《新民周刊》:从晚清到民国、新中国,从梁启超、鲁迅到毛泽东,一百多年里,中国人都在提倡改造“国民性”,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张宏杰: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认为自己的国民性存在劣根性,兴起如此轰轰烈烈的国民性改造运动。
  从梁启超到鲁迅到毛泽东,其中有一主题是改造中国人,改造每个中国人的思想。但改造了100年,好像我们整个素质变化不是很大,甚至有些方面还有退步。
  梁启超说中国人身上有奴隶性,甘于帝国的统治,甘于暴力的统治,不敢反抗;缺乏公德意识,只有私德意识;缺乏尚武精神。梁启超认为这是中国人的三大弊病,国民性的三大弱点。要改造中国,关键是改造每个人,通过写小说、办学校、办报纸的方式,思想启蒙,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身上的缺点,唤醒老百姓,然后变成新民。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取得政治改革的成功。
  梁启超的思路后来被鲁迅所继承下来。鲁迅经过中华民国的建立,以及后来的二次革命,他对这个制度变革丧失了信心。他说如果没有新的国民,这个国家换什么招牌都是没有用的,不管民国还是共和国,但都是原来的人。所以最先要立人,立人后才能立制度。所以鲁迅整整20年时间,不停写作,写小说、写散文、写杂文,攻击中国人的劣根性,唤醒老百姓,每个中国人接受了新思想,成为新民众,素质提高了,然后整个中国也就慢慢变好了。
  鲁迅的思路后来被毛泽东继承下来。毛泽东年轻时曾经主张湖南独立,主张联省自治,就是成立湖南国,不跟别的省一起混,把湖南改造好。他当时对中国国民性的看法和梁启超、鲁迅一样,认为中国人积病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坏,性情懒惰、虚伪相存、奴隶性强、思想狭隘,身上存在非常大的劣根性,必须得把这个劣根性完全打掉,中国人才有希望。
  毛泽东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后,认为找到改造中国的灵丹妙药。他认为马列主义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只要用最先进的思想占领每个人的头脑,每个人都变成共产主义新人,听党的话,中国所有的问题都得到解决。
  新中国建国后,有人统计过,毛泽东共进行过63次群众运动,其中大部分群众运动,都贯穿着思想改造的主题。“文化大革命”十年时间,用思想革命解决中国人素质问题的这条路走到了极端。不同的政治、社会运动,基本是按照这个思路来进行国民性改造的,但结果怎么样,大家都很清楚。在制度建设没有根本性改观的前提下,期待国民性的彻底改造是不可能的。
  《新民周刊》:你说,历史即当下,为什么?
  张宏杰:是因为当下发生的一些社会现象,在历史上都发生过。打击贪污腐败,百姓冤屈上访,国家工程贪污,这些问题,历朝历代都发生过,相似度惊人地高,好像那个时代的事物改头换面,换一套马甲又穿越跑回来了,像是时光倒流。所以翻读历史的时候,渐渐发现,现代社会的很多问题,都不是现代的问题,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制度的问题,这种问题的根源都在历史上。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