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 > 史记 > 正文

康熙年间察哈尔王欲图谋自立 义县赵辛珠密报立功(3)

2016-03-28 09:31:20  辽沈晚报    参与评论()人

大清固伦公主在世时,其再嫁的夫君阿布奈对她疏远怠慢且时刻提防,而作为公主嫡系的辛珠自然是被打压防范的对象。公主过世后,辛珠没了依靠,更被边缘化了。但无论形势何等危恶,哪怕察哈尔王已一手遮天,他也不敢忘自己是朝廷命官、大清子民,忠于国家社稷,是他做人、为官的第一信条!

早在康熙四年(1665年)三月,布尔尼图谋不轨蠢蠢欲动时,辛珠就将布尔尼的谋反动向密报康熙帝与孝庄太后。但康熙与孝庄认为此事尚未暴露,不便发兵征讨,且从长计议。辛珠此时扮演的角色相当于“清廷卧底”,而置身对己充满警惕的布尔尼的眼皮子底下,在察哈尔部的势力范围内,辛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但他报效朝廷之心,并未因环境险恶而有丝毫避缩。

康熙十四年(1675年)四月,趁“三藩之乱”,布尔尼反相毕露准备起事反清,辛珠识破其阴谋后,暗中派其弟阿济根、沙拉米特弃家星驰京城陈奏,此举意味着辛珠的“卧底身份”彻底暴露。大难来临前,辛珠与从嫁公主的其他人等急率妻小奔向锦州,避难笔架山。

这次紧急密报,拯救了尚不知危险将至的康熙皇帝,他迅速调兵遣将,委任鄂扎、图海为大将军,发兵讨伐,从张家口一线进犯的布尔尼与罗卜藏先后被射杀,被关押在盛京的其父阿布奈被绞死。

自此,察哈尔王府取消不再设首领,属民西迁从东北移至多伦诺尔一线,其部众分隶八旗直接归属于朝廷理藩院管理,大元蒙古的嫡系子孙自此退出历史的舞台,不再具备争夺天下的实力。清东陵景陵功德碑官方评曰:“……两月之内万千阙渠魁招抚其众北藩以宁”。赵辛珠为康熙王朝立下奇功一件!

  有功于国

  辛珠家族世享浩荡皇恩

赵辛珠及其家族子孙如此忠心为国,康熙皇帝的封赏自然与众不同。康熙十六年(1677年),因平定布尔尼叛乱有功,授辛珠为义州城守尉(属武官正三品)并世袭文武正额。

康熙二十年,圣祖玄烨加封辛珠职衔为资政大夫(文官正二品),盛京义州城守尉二等阿达哈哈番(轻车都尉迟)加一级。辛珠三弟阿济根授云骑尉,四弟明珠授佐领,辛珠五弟巴里密继补城守尉。

义县学者邵恩库介绍说,城守尉为清代八旗驻防将领,正三品,负责重要府州的防卫,归属驻防将军、或副都统辖,全国共设城守尉衙门16个。

在义县一位赵辛珠后人保存的辛珠夫妻官服画像中,正三品的赵辛珠却是顶戴花翎蟒袍补服等装束,尤其是“补子”为麒麟,这说明,赵辛珠的官职虽是正三品的义州城守尉,但康熙皇帝授他的“实衔”却是堂堂的大清武官“正一品”!

对于一位非皇族宗室的义州城守尉,封爵品级如此显赫,其根本原因一是辛珠在康熙十四年南方“三藩之乱”的非常时期,为开创康乾盛世,平定漠北“布尔尼之叛”立下汗马功劳;二是清代义州的行政建制要比普通州、县的级别为高,类似现代的特区、直辖市。赵辛珠封爵正一品武官,朝野仰慕,彰显了康熙大帝的厚德崇功与胆识盛名。

据邵恩库统计,辛珠家族七代人在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共出现正一品武官(寻迁将军)一人次,正二品副都统三人次,正三品城守尉九人次,正四品云骑尉、掌仪尉、前锋参领、佐领十三人次,文官一品荣禄大夫、光禄大夫两次,文官二品资政大夫三人次。

一个家族如此世代荣耀,辛珠家族对大清的忠诚与贡献,朝廷对其家族的看重与恩宠,由此可见一斑。

  致力教化

  堪为后世楷模

赵辛珠及其子弟不仅忠心为国,对地方的文教事业也付出多多。义县奉国寺大雄殿内西侧最高最大的龟驮碑,其碑冠刻“重修大奉国寺”,碑文记载了赵辛珠及其弟、其子重视义县文教的事迹。

“这通石碑不仅是义县的文物古迹,更是义县的文化名牌,是义州的标志寿龄!”邵恩库感叹说。

赵氏辛珠家族墓地位于今义县城北八里二沟屯之南山坡上,东西250米、南北200米,四周原有砖砌围墙,东设大门,墓地有龟驮石碑十二通,皆为有眼透龙碑。

据《义县志》建址志上第51页“碑”载:本墓地埋葬的赵氏先祖有萨兰、辛珠、伯尔黑图、武正额、常升,其他普通坟墓共八十九座。墓地原有参天古松,正门外有御赐石牌坊,还有石狮,上马石、下马石等。可惜后来遭破坏,坟地被平毁成耕地,松树早已不见了。

赵辛珠家族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安危,勇赴国难,其忠诚家风世代相袭,实为义县之荣,堪称后世楷模!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