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 > 史记 > 正文

照相布景的时代变迁:从清末花瓶到新中国天安门(1)

2016-04-06 09:41:16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1880年,人们在照相馆里拍摄的照片

杨威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照相馆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接触摄影的最初场所。那时的人们不能像今天一样轻松地去很多地方,照相馆就会准备各种布景道具,让人们能够在照相馆中完成一种时空的置换,留下一张日常生活中难以得到的留影照片。

自1845年中国第一家商业照相馆出现起,经过了一百七十年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照相馆已经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在图像泛滥的今天,以往照相馆中使用的摆拍、布景等拍摄手段以及照相馆摄影所呈现出的样态,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一种新的视觉传统与摄影经验,也影响着我们对摄影的认知。

清末的照相馆布景

1839年8月19日,法国人达盖尔在法兰西学院公布了他的发明——银版摄影法。很快,摄影术如辐射般向其他地区传播,当然,摄影很快也来到了中国。 1845年,美国人乔治·韦斯特(George R. West,约1825-1859)在香港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商业照相馆,使用达盖尔银版摄影术(Daguerreotype),给当时生活在香港的西方人士拍摄肖像。之后不久,一些掌握了摄影术的中国摄影师也在中国沿海地区开办了自己的照相馆。到了十九世纪中后期,香港、广州、上海等地都出现了相当数量的照相馆。

这一时期的照相馆布景陈设一方面受到美国或欧洲照相馆布景的影响,图案内容多为西洋风格的庭院风光或建筑装饰;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传统人物肖像画中布景陈设的影响。背景常常简单素雅,道具为中式花几,上面放置盆花或花瓶、水烟袋、茶壶盖碗、书籍、时钟等,地面也常会放置一把精美的痰盂,并用花纹地毯装饰。

这种陈设布景的形式与传统肖像写真的布景别无二致。它也与开办照相馆的经营者的原始身份有很大关系。随着摄影术被更广大的民众所认知,这种瞬间就能获得真实影像的留影方式与原有的传统肖像画相比自然有着无法超越的优势。因此,照相馆就逐步取代了专门为人绘制肖像画的画像铺,除了外国人在华开办照相馆外,原来很多肖像画师也转行开始经营照相馆。他们熟悉的这种布景模式被当时广大国人认同,在他们拍摄照片时自然会对照相馆的布景按照国人的标准进行重新构建与经营。

这时外国人开办的照相馆为了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在拍摄时,把人物动作和布景都做了相应调整。当时和中国早期摄影家赖阿芳合作开办照相馆的英籍摄影师格里佛士,在给伦敦摄影新闻的一篇通讯中就描述过:在中国拍摄人像,“一定要正面对准拍摄,两耳要看得到,面部左右两边要成同样比例,双脚要安排成一样长短,比例对中国人来说是无足轻重的。双手也最好安排到每一根手指都清晰入相。……他们要有花,桌上要放一小花瓶。”

十九世纪末期,照相馆的布景图像更加丰富多样,右边第二张照片是1900年左右,在汉口荣芳照相馆拍摄的,照片中的人物是一对父子,父亲端坐,儿子则站立在另一侧。背景的图画不甚清晰,能依稀辨认出画面中绘制的是传统中式建筑的一部分,陈设是盆花、假山石模型、石栏等。这种布置是这一时期的照相馆经常使用的,也是照相馆布景模式本土化的一种呈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