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六十七年前,陈云接管沈阳(2)

2016-12-16 10:38:54    沈阳日报  参与评论()人

一次,陈云家乡来人,送来一套精美的“文房四宝”,请他为家乡一家准备开办但尚未被批准的公司题词。陈云听罢很不高兴,说:“这个词我不能题。我一题词,就等于强迫当地主管部门批准成立这家公司了。”随即,陈云让工作人员退回“文房四宝”。

接收沈阳“十六字”

1948年10月15日,锦州解放后,中共中央电告东北局:准备接管沈阳,由陈云任“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1948年11月2日,解放军独立四师进攻沈阳,一举歼灭了负隅顽抗的敌二十师一个营,占领了“东北剿总”总部。之后,独立四师保卫工厂、仓库等重要设施,执行卫戍任务。当天傍晚,陈云便率领“军管会”成员,从铁岭乘卡车进入沈阳。

1948年11月3日,“军管会”按照陈云制定的“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的原则,开始分头接收。

“各按系统”:除“中共沈阳特别市工作委员会”之外,“军管会”下辖经济、财政、后勤、铁道、政务等5个处,以及市政府、公安局、办公室、卫戍司令部等9个接收单位,进行接收。

“自上而下”:“军管会”成立后,即布告通知各原有机关最高级主管人员负责办理移交手续,如第一级主管人不在,即由第二级主管人办理,依次下推。

“原封不动”:接收布告中,通知旧职员均按原有职务照常上班,政权部门仅换厅长、局长等少数头头儿;工厂、企业等仅派军事代表,对职员、工人一律发给生活维持费10万元(1946年3月东北银行发行的东北币,约等于20公斤高粱米),有些政、警系统之高级官吏则不发。

“先接后分”:各部门只有接收权,无占有权、支配权,资产档案一律不准搬走。各部门不对原来上级负责,只对“军管会”负责。权力集中在“军管会”,无条件服从,待全部接收完毕后,再统一分配工厂、房子等。

社会秩序得稳定

1948年11月3日下午,前来“军管会”报到的原有职工人员即达到百余人。及至1948年11月5日,除个别人员及少数局长、科长外,原有职工人员均已报到,并开始准备移交工作。

1948年11月6日,“军管会”接收了国民党除警察局外的6个局、6座医院、1个公司、12家工厂和59所学校,共计129个附属单位8000余人。

1948年11月7日,沈阳恢复了水、电、交通,做到每日供水4.5万吨(国民党时期,沈阳日供水量仅2.8万吨)。

到1948年12月初,沈阳不仅恢复了解放前的电车交通线,还恢复了国民党时期从未恢复的四线、五线交通;抚顺、鞍山的电源输到沈阳后,水、电、交通立即进入正常状态;交通警察在街头维持交通。沈阳的社会秩序迅速恢复正常。

1948年11月28日,陈云将《关于接收沈阳经验简报》电告东北局并转报中共中央。12月14日,中共中央批转了陈云的《关于接收沈阳经验简报》,向全国推广。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还从接管沈阳的人员中,抽调出二三十名骨干,前往天津参加接管工作。

光明照耀沈阳城

1948年11月24日《东北日报》,刊登了随军记者刘白羽的通讯《光明照耀着沈阳》。

文中写道:“军管会宣布成立的这一天(本月3日)便派出军事代表,分为军、警、财、经、后勤、铁路等系统,自上而下,进行接收,这是决定沈阳转为人民城市的基本关键。结果,在人心向我及我党已学会管理国家的条件下,军事管制委员会表现了惊人的能力。从3日到5日,即全部接收完毕,工厂复工了,学校复课了。

“在沈阳解放后的十天内,市民有三大高兴的事:第一是解放军纪律好;第二是水电交通恢复快;第三是粮食价格低落。这几天,街上不断走过游行的行列,带着愉快的欢声,鲜艳的各色标语贴满街头。

“这一切都是解放后的新光景,像红日曈昽而上。沈阳千万人民在这样的光照里喊出同样的一句话:光明的日子开始了!这是真实的话,这一个远从一千二百余年前的渤海国时即已创造而又经过多少历史沧桑的沈阳,现已从从未有过的兴奋与快乐中,开始了这光荣的日月。”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
关键词: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