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文学 > 正文

两代中国翻译家的“莎翁情史”(1)

2016-04-19 09:12:00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两场讲座讲述莎翁汉译的前世今生

朱生豪在翻译完《亨利五世》的前两幕后去世,时年仅32岁。

2014年由方平主译、主编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则是首部诗体全集译本。

1921年,田汉翻译的《哈孟雷特》发表在《少年中国》杂志上,这是最早的莎士比亚戏剧中译本,到今天,莎剧中文翻译的历程已有95年。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为人熟知的莎剧翻译家是朱生豪、梁实秋、孙大雨和方平等。

其中朱生豪、梁实秋、方平的莎翁译本都出过全集(朱生豪因病早逝最后6部史剧未及翻译;方平译本为方平主译主编,多人合译;梁实秋独自完成全集翻译),而孙大雨的译作共有8部。以体例论,则朱生豪、梁实秋是散文体,孙大雨是首用诗体来译,而2014年由方平主译、主编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则是首部诗体全集译本。此外,卞之琳、梁宗岱、曹禺翻译的莎剧或诗歌也广为中国读者所熟悉。

今年适逢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2016上海长宁区读书节阅读嘉年华”的开篇活动,就为读者准备了两场莎士比亚系列讲座。4月16日下午,首场讲座即由朱生豪独子朱尚刚和复旦大学英语系教授、诗体《莎士比亚全集》译者之一张冲,在上海长宁区图书馆为读者讲述两代翻译家的“莎翁情史”。

没有莎翁汉译,

日本人说中国没文化

1942年,英国伯明翰举办了莎士比亚作品外国译本的展览,在日本的展台上,陈列着一套日本人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精装烫金数十册,蔚为大观。而在这套全集旁边,则孤零零地摆着中国出版的薄薄一本《罗密欧与朱丽叶》,译者为田汉。

这种文化之痛,朱生豪早早就已经有所体会。

1929年,17岁的朱生豪从浙江嘉兴秀州中学毕业,被保送到省城杭州知名的高等学府——之江大学(今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学习,主修国文,选修英文。之江大学的四年,为朱生豪打下了良好的国文和英语功底。因学校藏书丰富,他得以阅读大量中外古今优秀文学作品,其中对他感染最深、影响最大的是诸如雪莱、济慈、华兹华斯等许多英国诗人的作品。

“另外,对于英国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他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深深为莎剧里面深厚的人文主义内涵所吸引,在大学期间,从头到尾读了好几遍。”朱尚刚说。

张冲认为,对诗歌语言的敏感和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积淀,以及爱国心,是朱生豪得以完成里程碑式的莎剧全集的三个重要原因。这里所说的爱国心,朱尚刚解释,指的是朱生豪走进莎剧翻译的动因。

当时是1935年春,上海各大出版社纷纷翻译世界名著,朱生豪毕业后供职的世界书局自然不甘落后,打算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时任英文部主任的詹文浒建议朱生豪来翻译,朱生豪答应了。据朱生豪夫人宋清如回忆,所订合同是计件付酬,每千字两银元(1银元约合今日三四十元人民币)。当时朱生豪要负担全家人的生活,经济拮据,翻译稿酬虽然不多,但亦不无小补。

但实际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他想借翻译莎剧,对日本进行文化上的抵抗和反击。1936年夏天,他在给宋清如的信中写道:“你崇拜不崇拜民族英雄?舍弟说我将成为一个民族英雄,如果把Shakespeare(莎士比亚)译成功以后。因为某国人曾经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信中“舍弟”是朱生豪胞弟朱文振,而“某国人”指的正是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