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文学 > 正文

两代中国翻译家的“莎翁情史”(3)

2016-04-19 09:12:00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当初为何会想到用诗歌体来翻译,张冲回想,这首先是因为他是从英文开始认识莎士比亚的,一开始就接触的是诗体的莎剧原貌。

“莎士比亚对我来说,他的诗体和散文体不仅仅是简单的作品表达形式不同,按照现在的形式主义批评理论和其他理论来说,形式是有意义的,对于莎士比亚而言,他的形式自然也是有意义的。”张冲解释道。

比如,在莎剧里,社会地位较低的人在说话时,可能就会以散文体表达,而场景一旦转到那些贵族或优雅女性之间的谈话时,大部分时候就会是诗体。另外,莎剧中的诗体大部分是无韵诗,而偶尔押韵的时候,往往是转幕的需要。“往往莎士比亚在场景转换的时候会用四行押韵诗,有一点像中国古典戏曲,像元杂剧中的上场诗和下场诗。”张冲介绍道。

这套全新的诗体译本于2014年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时出版,充分吸收了国际莎学研究的最新成功,共收莎剧38部和1部存在争议的《爱德华三世》,凡470万言。主译、主编方平承担了大部分翻译和修改等工作,但可惜并没有看到全集的问世,他在2008年去世前曾指出:“这一套全新的诗体全集译文《莎士比亚全集》不只是新在这是按照原来的文学样式(诗体)的新译,而是想着重表明,在一种新的概念启发下,对于莎剧的一种新的认识。”

张冲对此解释道,“我们老以为经典是放在书架上让人瞻仰的,其实不是,经典的起源一定是草根。莎士比亚的戏剧就是为了让上面的人可以演,让下面的人可以看的。”所以方平在翻译过程中,一直试图把莎剧文本从传统的“案头剧”转向“台上之本”。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