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评 > 正文

《布尔津光谱》:羁留不住,但随遇而安(2)

2016-01-05 09:01:38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好好用她充满睿智和诗意的《布尔津光谱》回答了我的问题,也即这个世界上最深刻的矛盾莫过于漂泊和归心了。漂泊与奔走是永恒的,驻足与归舟也是永恒的,人就在这矛盾中生活着,然后感悟到顺其自然,感悟到其实它们最后都指向爱和美满,而不是空空如也。如是,他们才会在心犹不甘中表现出随遇而安。

我去过额尔齐斯河畔的“河堤夜市”,那里人声鼎沸,灯火辉煌。姑娘跳着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哈萨克小伙子则弹着冬不拉,人们吃着布尔津的招牌美味烧烤冷水鱼,喝着来自俄罗斯的嘎瓦斯。我在光怪陆离中,觉得其实并不太和谐。我想,以前的布尔津一定不是这样的,事实上,《布尔津光谱》也正描述了日益远去的先前的那方土地,填充了我的想象。其实,不要说我,连布尔津人自己都发现了,世界越来越小,什么风都会吹到这座中国西北顶端的小城,因而不会有世外桃源般的安宁了。小说中所描写的布尔津所谓现代化的进程,与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没有什么不同,看一样的电视剧、唱一样的歌曲;小凤仙一样去商场里摸奖,海生一样戴着茶色眼镜去喀纳斯做建筑工;旧房子一样地拆掉改建大楼,毛纺厂的污水一样地排入额尔齐斯河,水泥厂黑色的大烟囱一样地直对蓝天……换句话说,所有的蠢蠢欲动、所有的“奔走”都是必须付出代价的。所以,当夭折的婴儿爽冬用自己的眼光看着放大的世界里自家一院的灯火,也会为他的三个姐姐们渐渐流逝的如苹果树般昂扬生长的少女时光而叹息不已。

我们注定做不到像额尔齐斯河所说的那样——我终归是要去北冰洋的,你们便羁留在这里吧。我们也羁留不住,虽然我们表面上随遇而安,也想贴骨贴肉地安居一方,但我们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被推着去奔走。好在我们知道有许多东西会沉淀于内心,就像海生他们到哪里也摆脱不掉布尔津,他们的身上已经深深地打上了布尔津的烙印。

今年上海的冬天犹如黄梅雨季,淅淅沥沥,我家窗外的小径上,至今还因为每天的落叶而铺成一地金黄,这令我怀念布尔津最好的八月里那些层次感极其丰富的树林。读着《布尔津光谱》,我常常神思游走,就如此刻我们与爽冬一起蹲在高高的红柳崖上,逃离喧嚣片刻,静静地谛听地球上一个叫布尔津的角落发出的千万种声息,眺望从那里发出的千万道光谱,并同时诘问自己:我能做到像那个锯木工人那样,在那里随遇而安地久居,却又不愿不甘地去奔走,并在这奔走中有意无意地伤害容纳了自己的那个地方,最后怀着一种负罪感,等到退休后每天去到额尔齐斯河对岸,在那片已被贪婪的人们所造成的遍布砂砾的戈壁滩上,栽种一棵小树吗?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永远地留在一个属于最后归宿的地方。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