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评 > 正文

李安的中场战事与作家的中场休息(1)

2016-11-09 15:20:00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李安的中场战事与作家的中场休息

李安的中场战事与作家的中场休息

◎张艾茵

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经确定由李安执导后就备受关注,这也是李安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的最新作品,何况还有《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编剧西蒙·博福伊加持,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超乎想象的革新技术,所谓“ImmersiveDigital”(沉浸式数字化)——3D,4K,每秒120帧,据悉,全球只有纽约、洛杉矶、北京、上海、台北五家影院可以支持这种最高格式。虽然在观影前(事实上估计也很少人有机会体验到)很难想象将是怎样的一种感受,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感受主要还是来自视觉对光影的感官反馈,它们很可能超越视野的极限,进而刺激到大脑皮层,某些人甚至会感到不适。就电影本身而言,上映后一定会引来巨大的争议。其实,李安曾自诩他不是技术控,那么为何会用4年时间去挑战自我,甚至准备掀起一场视觉革命?或许在原著小说《漫长的中场休息》里能够窥见一二。

如果说李安在电影领域势必掀起一场战事,那么本·方登同样在小说写作上设置了一种可能——新时代影像化的文学。

提到文学影像化的表现,很多人首先一定会想到法国“新小说”派大师格里耶,他对去主观化有着极致的追求,甚至写过完全剧本性质的作品《去年在马里安巴》,而阿根廷作家曼努埃尔·普伊格更是以带有试验性质书影互相裹挟的《蜘蛛女之吻》闻名文坛。事实上,如何将视觉效应融合到文字中,一直是部分作家的写作追求。如果完全流于传统叙事,单纯地讲故事,那么本·方登也只能被称之为普通的畅销小说作家。然而作家自2004年感恩节在电视上看到美国橄榄球职业联盟比赛中场休息时荒诞的一幕之后,用了七八年的时间酝酿故事结构和主题,直到2012年作品出版,一举就为他迎来了不少美国本土的文学奖项,绝对算是实至名归。

其实《漫长的中场休息》单从故事内核的角度讲,很像《第22条军规》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混合体。以上两本经典之作都带着鲜明的美国烙印,分别以荒诞的战争和成长的迷惘为主题,而《漫长的中场休息》同样以战争为背景,小说讲述了在美军与伊拉克的一场战役中,称为B班的小队被随行电视台捕捉到了与对方交火的一幕,美国国民都被他们“英勇”的画面所打动,于是,在感恩节他们回国休整的两周内,迎来了狂热的追捧,先是受到了白宫的接待,接着有好莱坞著名制作人为把他们的故事改编成电影而积极到处游说,最后他们更是受邀成为感恩节“超级碗”大赛的中场秀嘉宾,与碧昂斯和天命真女等巨星同台表演。一边是残酷无情的战场,另一边是纸醉金迷的秀场,由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在没有读完原著小说就决定参与拍摄的李安也说正是这两个场景吸引了他,本·方登的故事设置确实给予了影像表达创作极大的空间,同时,他的文字叙述和结构表述本身也极具超现实性。

小说采用了19岁军士比利·林恩的视角展开讲述,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一面是他眼之所及,热闹喧腾的体育场,高呼着“国家英雄”的各色人物一一粉墨登场,战友们在新环境下的各种言不由衷……另一面是脑海里的记忆蔓延,施鲁姆牺牲的场景历历在目,与亲人短暂的相聚又分别……在比利·林恩跳跃的思维里,故事的场景自由切换,不过与传统的意识流作品不同,本·方登更加重视思想对故事完整性的填补,如同电影中的分镜头,此时是现实,是所见,彼时是记忆,是所思,但是绝不悬置和生硬,再加上独特的叙述文字,随处可见诸如“太阳躲进云里,好像一块肥皂漂浮在一缸脏洗澡水上”这样符合人物性格的新奇比喻,以及粗俗简短的美式俚语,使作品本身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画面感,于是,文字终于找到了一种得以传达影像的方式,反之,似乎也没有什么作品比《漫长的中场休息》更适合李安的全新影像技术——通过感官刺激达到与主人公超现实体验的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