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辽宁一座百年老宅被拆迁 城市与老宅如何共处?(1)

2016-10-24 08:00:20    人民日报  参与评论()人

姜家院子里未拆迁的一栋老房子。

本报记者 刘洪超摄

辽宁一座百年宅子被拆迁改造引发争议

城市与老宅如何共处(关注古民居)

本报记者 刘洪超

每一座繁华的城市背后都有历史,自然也有遗存,古民居便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宅子大都年岁悠久,命运却迥然不同:既有破败失修者,也有保存尚佳者;既有被拆迁改造者,也有被修缮保护者。对于古民居价值的认定、拆改或保护的标准,无疑是关键因素。当城市的扩张发展与古民居之间产生矛盾,该如何处理?古民居的价值该怎样判定?由谁修缮保护,如何承续?本版今起推出“关注古民居”栏目,探寻当下,城市与古民居间的共处之道。

——编 者

凌源,位于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是连接京沈两大都市群、沟通内蒙古腹地与沿海港的重要交通接点城市。日前,一则凌源市一座200余年的老宅被当地政府拆迁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老宅现状如何?200多年间经历了哪些变化?拆迁有何依据?记者为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老宅购于乾隆年间,后经历变卖、加盖、装修

被拆迁的老宅是姜家院子。作为姜家院子最年长的继承人,84岁的姜大全老人在宅子里生活了79年,2011年才搬到了女儿的楼房里居住。

“我看过老宅的房契,房子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时曾祖姜御符从胡征吉手中购得。”据老人介绍,这个院子共分为东院、南院、西院、正院、后院5个部分,共有36间房子。“院子还有3道门楼,尤其是第二道门楼,还挂着当时县太爷题写的匾额,雕刻精美的石柱子,门前还有威严的石狮子。可在上世纪40年代初,这两栋门楼都被拆了用于修筑工事,紧接着我们姜家就把南院、东院、后院、西院分别卖给了武家、李家、孔家、周家和王家。姜家人就住在了正院里。”

老人说,如今车水马龙的市府路就是第一道门楼的所在地,“市政府的办公楼是二道门楼的所在地,第三道门楼就在政府大楼后身。”记者看到,门口两侧及上面全都被荒草覆盖,青瓦也不见了踪影,露出了木头。两侧的配房也早已坍塌,里面堆放着各种生活垃圾。

走进正院,眼前是两栋红砖修建的小平房,“那时候我和大哥住在老房子里,上世纪80年代孩子们要结婚,我和大哥就分别在正院的院子里盖了两套平房。我家的房子还算是维护得比较好的,上世纪90年代,我还给老房子里面贴了瓷砖,打了水泥地铺了地板砖,漏雨了就自己修修补补。”在一栋已经去顶的房子前,老人指给记者。

“买去东院的李家以及买去西院的周家,在‘文革’时候就把房子拆了盖起了砖房,孔家买去的后院也没住多久,就因为塌漏在房前盖起了平房。”

房子失去原貌且非名人故居,因而未列入保护名单

“我们最早接触姜家大院是在2009年3月份,”凌源市博物馆馆长、文物管理所所长孙国栋说,“那时全国正在搞第三次文物普查,我们文管所一共5个人来考察。根据200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经过我们的详细调查,这里仅存6栋老房子、20间房屋,但有两栋已经年久失修,房顶出现了塌陷,其余的也经过住户用水泥、瓷砖等现代建筑材料维修装饰,原貌早已不存在。”孙国栋说,“我们也考虑姜家院子是不是属于名人故居,因此专门抽调工作人员查阅了凌源市最早县志——《塔子沟纪略》,以及1984年出版的凌源县志,都没有查到相关历史记载,因此没有将其列入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