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丝路名人中国行”巴扎志(1/19)

保存图片 2016-09-30 09:32:53  南海之声 南海君    参与评论()人
图集详情:

同行的阿拉伯语小美女有句话,叫“剁手无国界”。

今天,“丝路名人中国行”一行人在乌鲁木齐、吐鲁番、塔城、昌吉走了一圈后,回到乌鲁木齐,来到此行的最后一站——巴扎

在大巴扎里,

外国朋友们把他们身上的人民币全都留在了中国。

花钱总是让人开心的,虽然我们比他们更开心。

在今天的微信里,

我会带你们一起看看他们都买了什么,

顺便,我们透过一本书,来了解大巴扎的更多故事。

巴扎是沙漠红尘,是绿洲之门。打开这扇门,我们就走进了扑面而来的西域生活。新疆作协理事韩子勇说,在沙漠绿洲生活中,最为经典的世俗景象就是千百年来浓郁不散的巴扎。它不仅是一个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龙卷之风,更是独特的文化空间,是秩序、礼仪、文化、象征、暗示,是公共交往空间和世俗生活的广场。他的学生、作家王敏,带着笔记本和相继,走进了尘土飞扬、热气腾腾的南疆巴扎。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为读者奉上了第一本关于巴扎的专著——《巴扎志》

巴扎:热闹情绪的空间

2012年年底,王敏写下了《阿瓦提的巴扎(二首)》,后来发表在《西部》杂志上。像是一卷南疆版的《清明上河图》,缓缓地在我们脑海中展开,里面是五颜六色、生机勃勃、热闹又悠闲的巴扎图景。出现在其中的每一个人,似乎都该有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但却又是十足精彩的故事。足以引发我们无尽的想象和神往。在远离巴扎的东部都市,我们想象着古老西域的样子,似乎总该有巴扎色彩鲜艳的顶棚,那些琐碎的生活细节融入了缓缓流动的历史河流,熠熠发光,撩人心弦。

在南疆的城镇和乡村,巴扎的分布极为普遍。它是南疆乡土社会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也是我们了解新疆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形象。

什么是巴扎呢?

王敏说,巴扎一词来自波斯语,意思是集市。原本是突厥语族表达处所的一个称谓。随着突厥人和汉族人的贸易接触,这个处所的称谓被译介过来,根据汉语的译音,就有了巴扎、巴札尔、八栅等二十多种书写变体,散落在各种史料之中。

作家韩子勇在《巴扎志》的序言中写道,认识维吾尔绿洲生活,要抓住三个醒目的意象:巴扎、涝坝和清真寺,就可以大体勾勒出生活的性质和面貌。涝坝已经消失,经验流散,取证不易;清真寺虽然多,但研究者也多,而女性进寺并不容易。只有巴扎,历史悠久,新鲜如昨,随进随出,并且研究者并不多。于是,在导师韩子勇的推荐下,王敏一下子被“巴扎”钉住了。

王敏说,巴扎的意象空间是一个能够表达喜庆热闹情绪的空间,时刻充盈着节日的氛围。1981年,中日两国合拍的纪录片《丝绸之路》中,第十集《龟兹幻想曲》的开场将镜头聚焦在库车的巴扎。它的脚本是这样写的:

“一农贸集市,喧闹,欢腾。库车的巴扎富裕而欢腾,它充分地向人们显示着它那一派浓郁西域风情。喧闹的叫卖声,欢乐的歌舞声汇聚成一支交响曲,使初到库车的人感到新奇。”

艺术家们笔下的巴扎形象,流光溢彩,明艳无比。顶棚,是巴扎的一个醒目标志。它使我们的目光迅速地落在绿洲中最具烟火气息的地方。画家们,包括维吾尔族的画家,当他们拿起画笔,描绘南疆乡村巴扎画面的时候,总是会画出那些令人难忘的顶棚。新疆著名画家买买提江·阿布拉的画作《布拉克苏乡大巴扎》《乡村巴扎》中,人头攒动,人流汹涌,拥挤的人群被五颜六色的顶棚和铺位所淹没。

巴扎的行为准则:坚持幽默、坚持偷懒

初到新疆乌鲁木齐市,二道桥的“新疆国际大巴扎”是游客们必去的观光、购物和体验新疆风情的地标和文化景观。但是王敏还是将数据取样限定在了南疆生活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喀什,然后将目光锁定在疏勒和疏附两地,围绕着八个乡村巴扎开始做调查研究。王敏说,人们往往以为乡村集市简单质朴,便模糊地以为,这里的规则必定不如城镇市场那么反复琐碎。但其实,乡村巴扎的规矩并不简单,在一些行为中,还表现出城里人都难以达到的礼节标准和道德标准。

巴扎里各色各样的人来来往往,各种各样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些人在吆喝、谈价、选货、过秤、数钱,有些人在做手艺活儿,剃头、做鞋、打铁器,还有杂耍的。王敏在巴扎中逛着,看着,也在用心地聆听这些巴扎的“市声”,不由自主地被这样一个生活现场所吸引和感染。

王敏归纳市声的两个基本的行为规则是坚持幽默和坚持偷懒。而招徕的方式也是花样繁多,充满了当地人的智慧、幽默与生活气息。在喀什的伯什克然木乡村巴扎的牛羊交易区,王敏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位卖主攥着半截玉米,将玉米粒搓到手心里,接着哄一只成年白山羊吃。山羊咩咩叫着,扭转脖子不肯吃。耐心用尽的卖主便骑到羊身上,掰开羊嘴,硬是把一手的玉米粒灌了进去。等到羊不情不愿地吃完,他还不放心,连搡了两下,把羊推倒在阴凉地里,让它避免晒到过多阳光,影响到整体精神状态。在这个巴扎的蔬果区,两个维族卖主把大蒜串成长围脖,挂在脖子上引人注目,从来招徕生意。而这一幕也是很多新疆画家喜爱表现的。

在王敏的巴扎游记《库车的巴扎》一文中,带我们走进了龟兹古渡的周六大巴扎。那个导游叫做阿依古丽,译成汉语是月亮花的意思。巴扎上不仅有维吾尔人,还有各个民族的人。因为库车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年轻的维族姑娘,摊车上是各式各样的化妆品和装饰品,一位维族的大爷正蹲着抽土烟,表情深沉地不知看向何处,面前摆了许多土陶罐。王敏在巴扎上吃了一碗凉面,和乌鲁木齐的黄油凉面完全不同的库车凉面,大口地嚼烤肉,接踵而来的包子却叫她犯愁了。吃了这许多油腻的食物之后,她还从阿依古丽那里学了一个治愈腹泻与腹部绞痛的药方——大抵是洋葱皮、大葱根捣碎,放入酸奶疙瘩冲水之后的酸奶中,喝下之后症状就能消失。

赶巴扎的人们,去巴扎做什么呢?

不只是做买卖,不只是吃吃喝喝,人们去巴扎刮胡子,看杂耍,还在巴扎聊天。这是一个具有服务、娱乐、消遣等多种复合功能的空间集合。巴扎的内容之丰富,也许超乎你的想象。但是,在城市里的巴扎,比如乌鲁木齐市的二道桥国际大巴扎,你也许找不到传统巴扎里的民间杂耍艺人与流浪艺人。但是在南疆的乡村巴扎,依然活跃着一群自发的民间艺人,他们变魔术,唱达斯坦,还跳舞,以此谋生,保留着巴扎原生态的样子。

出现在南疆巴扎上的还有不少外国人。王敏从史料中捕捉到他们的故事,他们与巴扎的故事,也捕捉到了他们见到的巴扎的样子。20世纪初期,三位来自英国,五次横越新疆隔壁沙漠的女传教士冯贵珠、冯贵石和盖群英,在她们的传世之作《戈壁沙漠》中,真实记录了他们见到的新疆南疆腹地中,纳奈凡达克在8世纪曾见证过的多民族聚集的集市盛景。她们这样写道:

“当各路人马全在市场集合,种族,肤色的多样化使市场景观有如图画版多彩生动。游牧者高大健壮的体格很是显眼,其中,哈萨克妇女总是自成一群,特别引人注意……常于市场的另一个族群是吉尔吉斯人,此族的人头上戴着鲜艳花布制成的尖顶帽,帽缘围着一圈羊皮,身上穿着很厚的毛皮外套。天气热时也是这身打扮。”

她们还记录了既高又帅的诺罕人,带着善良微笑的蒙古族人,举止高贵、风度出众的那么咒人,头戴银线刺绣帽子的乌兹别克人等等。

王敏发现,在将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在新疆喀什周边乡村和南疆各地的乡村巴扎上,时间仿佛凝固了,她仍然能够见到各族人群熙熙攘攘的巴扎情景。这里包容着不同的价值观、宗教信仰、语言文化和审美态度,人们彼此谦让,互通有无,完成商贸需要。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赶过巴扎?

时光流逝,带不走巴扎里浓郁的欢乐、忙碌。王敏说,巴扎是集市,也是驿站,是旱海绿洲中人群的汇聚,是面对道路的打开,面对逗留的盛放,是大门外所有际遇的事物、人情、礼节、经验,当然,还有缘分。沿着古老丝路流动的旅人,在无数的巴扎上留下了自己的身影,串起来,就是属于巴扎和时光的歌与诗,闪烁着迷人的想象,令人无限神往。

宋朝以后,用“巴扎”称呼集市的表述,越来越多地被中原人所了解,越来越多的东西方旅人们,慕名去赶中亚西亚各个城市的巴扎。从喀什噶尔到君士坦丁堡也就是今天的伊斯坦布尔的路上,那些曾经聚集商人、僧侣、使臣和探险家的巴扎,如今也聚集着越来越多的观光客。当年的佛教僧侣可以经过塔什库尔干,翻越兴都库什山,到达佛教王国犍陀罗和塔克西拉;风尘仆仆的商人们可以选择经过帕米尔高原北部到达撒马尔罕和布哈拉,或者从皮米尔高原南部到达巴尔和,然后到马里。以马里为起点,可以选择经巴格达到大马士革或者安提阿,甚或是君士坦丁堡,然后通向地中海,还可以到达黑海沿岸的特拉布松。

今天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去游历四方,当他们到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必会去当地的大巴扎,去体会丝绸之路上一处美丽神奇的巴扎文化景象,而它和遥远南疆乡村的巴扎,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巴扎”。

在喀什的一个巴扎里,王敏常常去拜访一位维族商人所开的丝巾商铺。店主还在乌鲁木齐、和田、库车等地拥有自己的分店。他曾一度自豪地告诉王敏,自家的丝巾店铺,从伊斯坦布尔一直到喀什,都有影响力的。不过近年来,他开始在淘宝开店,在微信开店,实体店面陆续转租。王敏观察到,在城镇化程度高的市镇巴扎里,实体店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被电商所取代。我们不知道,新科技的发展会让新疆的巴扎会变成什么样子,就像当年的马可·波罗无法想象电商时代的今天,虚拟世界里的丝路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