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纪念张恨水逝世50周年 张恨水国际文学研讨会在黎川举办

2017-08-18 21:14:36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条

在“张恨水与国际”论坛上,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翻译处处长,“中国文化译研网”联合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翻译协会理事蒋好书认为,文学史为我们介绍了狄更斯、大仲马、巴尔扎克、高尔基、安徒生等西方文豪,把西方文学塑造成一座崇高的高山,却将中国文学放在另外一条线上,低估了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相通性。张恨水的作品描写了人性在面临时代的挑战、个性的挑战、原生家庭的矛盾等情况下的犹豫与痛苦抉择,其实恰恰描绘了中国人真实的人性。“中国的文学是可以和世界文学有更平常心的对话的。”

Yaacov Levi

Yaacov Levi

以色列翻译家李雅各(Yaacov Levi)为听众介绍了文学作品翻译时遇到的挑战。以色列的出版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不认识中国文学,要出版一本书,首先要说服他们这本书以色列人或者别人会感兴趣。

除此之外,还有翻译家个人的挑战。要读懂原文,用母语来表达原文的含义。而如果把作品翻译成非英文的语言,还有一个很大的挑战叫英文版。一方面,如果不懂原文的意思,可以参考英文版。但另一方面,英文版也会造成误解。出版审稿的人不会汉语,所以他们都参考英文版,如果他们发现翻译的稿子与英文版有不同的地方,他们一定选择英文版,这就会造成翻译家和审稿人的争执。

赵晏彪

赵晏彪

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秘书长、中国作协《民族文学》杂志副主编赵晏彪认为自张恨水始,才有了“畅销文学”的概念。“读者是我们刊物和作家的上帝,发行量是我们作家和刊物的脸面。所以我们离不开读者,离不开脸面,现许多人办刊物,就读者认可度,有谁可以跟张恨水连载的《世界日报》相比呢?”

在他看来,张恨水的小说不仅在小市民的层面上有广泛的读者群,而且还深深打动了很多高层的读者。

据史料记载,毛泽东、宋美龄都喜欢张恨水的作品,而且还有很高国际声誉,在海外也广为流传。张恨水的小说《81岁结婚》译成英文,很多国外著名图书馆都藏有张先生诸多著作,1931年《春明外史》被美国拍成电影《银汉双星》,在国外影响巨大。以张恨水《春明外史》为代表的言情通俗小说,真正扛起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大旗。至少在东南亚一带,他有着深远的影响。遗憾的是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被封杀了很多年,这是中国文化的损失,对世界了解中国作家、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民族的重大损失。

杨四平

杨四平

关键词:黎川张恨水

相关报道: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