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北周文王碑的肖太发老人。
肖太发今年72岁。他最好的朋友,是一块石头,年龄比他还大得多。
那是一块“天落石”,有几间屋子大小,上面用楷书阴刻着1310多个字,被历史学家们称作“北周文王碑”。碑在龙泉山脉深处,成渝古驿道旁,石佛寺背后,有1400多年历史,康有为曾赞它“精美之独乐”。
“避免遭人为破坏”——这个守碑的任务和承诺,他执行了一辈子,从一个未成亲的毛头小伙直至满头白发。放弃远行,放弃外出务工,无论环境如何改变,他“不离不弃”。
三年前,他的“老朋友”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认为,“多少有我的一点贡献。”
不久前,肖太发因诚实守信,登上了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中国好人榜”。他谦虚地说,“如果没守碑,我的生活也不会有多大变化,但守着它我活出了意义。”
民兵连长接到特殊任务
因为碑前的石佛寺,这个位于龙泉驿山泉镇的村子,就叫大佛村。肖太发生长于斯。他记得小时候古驿道上走动的商贩多,父亲靠帮人背货物养家。挑夫们累了,喜欢在石头旁的寺庙休息。他没上过学,弄不清楚石头上的刻字和造像代表什么。
1968年8月23日,肖太发突然听到一声枪响。“我撒腿就往镇上跑,5分钟内跑到武装部。”当时肖太发24岁,是民兵连长,手下有300多号民兵。那时候没通讯工具,以鸣枪为信:“响一声,连长开会,响两声,排长也去,三声,全连都到。”
时任镇武装部长陈家顺给他下了一个紧急命令:“把文王碑守好,白天有人,黑天也要有。”肖太发问:“重要吗?”陈家顺回答:“守住历史,执行命令。”
担心师出无名,他专门让陈家顺写了一张纸条,盖上章。
那年,文王碑已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领到任务的肖太发马上赶到文王碑前,果然有四个年轻人正拿着錾子在碑上凿字,旁边石刻造像已被敲得面目全非。肖太发大喝一声,年轻人全吓跑了。
虽救了文王碑一“命”,他又面临难处:守碑这件事,生产队不计工分,让谁来守?他思来想去,决定一个人来。“天落石”底下有个缝,他把铺盖卷往里一放,人刚好能躺进去。就这样,肖太发白天到生产队干活,让母亲守着,晚上就枕着枪睡在那里。再也没人敢靠近搞破坏。
与文管所的特殊协议
1969年春节,陈家顺给他发了个奖状,下达“收兵”命令,同时又给了新任务:“加强巡逻,继续看守。”
一句“继续”,肖太发义务坚持了近15年。
说起这些年,他轻描淡写:早晨起来看一眼,中午吃饭看一眼,傍晚收工看一眼,睡前再看一眼……都是顺道。
1984年,龙泉驿区文管所对石佛寺进行修葺,许多破损的砖瓦石刻得到修复。肖太发才弄清,陪伴多年的“老朋友”原来是个宝。
它是长江流域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南北朝碑刻,也是唯一一处保存至今、以碑文形式记录北周时期史事的石刻。
石佛寺一度住着住户,文管所修葺之后,恢复了寺庙的格局,派了一个姓冯的小伙子来看守。实在清苦难耐,小伙子坚持不到一个月就撤了。文管所征求肖太发意见,“还愿意守不?”肖太发满口答应。
1987年,文管所跟他签了份守碑协议,没有约定具体补助金额,到手一看,每月10元钱。肖太发知足。
为了便于看护,他跟村民调换田地,家里10多亩田地全部调到寺庙周边。务工潮兴起后,邻居邀约他到沿海打工,他拒绝了,最远只到龙泉驿城区打过短工,晚上必须回来。
这么多年,他几乎没有一天不跟“老朋友”照面。
老朋友变成了“国宝”级
10元、20元、60元、80元……从1999年到2015年2月,肖太发每月的补助是180元,3月涨到200元。
有人找他摆龙门阵,说:“这点补助不多。”肖太发坦然一笑:“义务的嘛,不错了!”他盘算着,桃树一年能收入2万多元,两个儿子已成家,这些够老两口花了。也有人说,守来守去把自己给拴住了,哪都去不了。肖太发回答:“解放前猪潲水我也吃过,你看现在我过得哪里不幸福?”
2013年5月,虚岁70的肖太发收到一份贵重的生日礼物——北周文王碑及摩崖造像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肖太发高兴极了,在文王碑那里不停踱步。他认识的字非常有限,但能娴熟地向人讲述碑是怎么来的、上面写了什么、这些年保护经历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肖太发找人把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写到门上,只要有人联系,随叫随到,虽然腿脚不再那么利索,但依旧如当年奔到武装部长那里一样坚定——他说,责任重于泰山。
曾任山泉镇副镇长的郭政权认为,当地打造龙泉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桃花故里”,北周文王碑可以注入文化气质,提升文化内涵。“对于文王碑的保护方案,已上报国家文物局,既要保护碑文本体,也要保护周边建筑。”
文王碑保护已被纳入龙泉驿区财政预算,肖太发的补助从今年起每月涨到1500元。他不知道国家文物局批复保护方案后,“老朋友”是否还需要他,但他已做好等待新“命令”的准备。(本报记者 张守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