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在美遗失英译版稿件被找齐 新中译版将于下期《收获》杂志发表
写作中的老舍。
《四世同堂》书封
老舍著作《四世同堂》的第三部《饥荒》的原稿佚失将近70年。近日,由老舍以中文创作、再经国际友人浦爱德英译的《饥荒》英文稿件在美国被找齐,经由学者、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赵武平精心回译,译文将发表在下一期《收获》杂志上。增补版的《四世同堂》明年将由活字文化出版,这一新版本,不仅增补了第三部的最后16章,而且第一部《惶惑》、第二部《偷生》,也以1946年初版时的版本为底本,以此尽最大努力完整地再现老舍名著《四世同堂》的原貌。
老舍的《四世同堂》创作开始于1944年的全民抗敌情势下,第一部《惶惑》1944年-1945年在《扫荡报》连载 ,第二部《偷生》1945年在《世界日报》连载,1949年老舍在美期间完成了第三部《饥荒》,却于1951年在《小说月刊》上登了20章后掐断连载。“文化大革命”期间,《饥荒》的部分手稿被毁,1982年出版《四世同堂》时只能采用美国人浦爱德翻译的《四世同堂》英译本《黄色风暴》中经过缩略处理的最后13章。
珍贵译稿发现经过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副社长赵武平近两年忙于一个研究“中国早期特工在美国”的项目,查阅了许多档案,意外地发现了同时期老舍的痕迹。两年前,他在施莱辛格图书馆浦爱德档案发现了意想不到的内容。
浦爱德原名艾达·普鲁伊特(Ida Pruitt),她生前是著名的中美“文化桥梁”,在两国文化交流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帮助老舍翻译了《四世同堂》英文译本《黄色风暴》(The Yellow Storm)。
1946年老舍赴美讲学,出于个人极高的文学自觉,他立志要在美国出书,前一年他的《骆驼祥子》英文版已成为美国的畅销读物,而他也因此成为美国人最爱的华人作家。
1948年3月至9月,老舍与浦爱德一起翻译了《四世同堂》。起初老舍对浦爱德的翻译水平有所怀疑。译稿完成之后,老舍请著名作家赛珍珠审读,赛珍珠对译稿大加赞赏。浦爱德去世后将自己的档案、文学等资料捐给了施莱辛格图书馆,其中就有《黄色风暴》的完整手稿。
受制于《饥荒》后半部的内容,该作最终未能发表。及至“文革”,老舍被抄家后,《饥荒》手稿散佚。此后,再也无人能说清此书原貌到底如何。因此,浦爱德档案中的《四世同堂》英文译稿极大地还原了《饥荒》的初貌。
赵武平向早报记者描述,《四世同堂》英文译稿被冠以“FOUR GENERATIONS IN ONE HOUSE”之名,打印在A4纸张大小的、薄近透明的白纸上;文稿按先后顺序,每2章,或3到5章,整整齐齐分组装于30个乳黄色的文件夹内。译稿有三部分,即第一部(Book I)和第二部(Book II)的初译稿(均为32章),以及第三部(Book III),也就是《饥荒》的全译稿36章,以及第二部修订誊清稿31章。
原稿与通行版不同之处
《饥荒》自1949年2月完成,六七十年来从无机会完整发表。虽然该书所谓“后13章”,经马小弥1982年根据哈考特版本“复译”成中文,但内容与浦译原稿不同,也与原作本身相差甚远。可是,哈佛《四世同堂》英译稿,尤其是《饥荒》译稿,究竟是不是全稿?如果不全,缺了什么?还有,同原译稿相比,哈考特版又有哪些删改?
赵武平认为这些问题的回答可根据原译文本,从篇幅、篇名、结构、情节和人名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一、篇幅
《饥荒》译稿,共36章,各章篇幅不一,最短7页,最长则达18页,计236页。这是老舍原作的全部吗?
应该不是,尽管它比哈考特版第三部分(27章),要多出9章。但可以推测,相比原作,老舍和浦氏合作译稿,所删只是枝节,或者意义较轻的章落,起码没有改变结构,此外也比老舍1945年预计的33章多。
二、删节
就《饥荒》而言,除去每章都有相当程度的删节外,最主要的变动,在后面的16章。
首先,编辑将第23章“东阳病了”压缩后,同第24章“冰化了”并为一章。
其次,整章删去第27章“瑞宣找到自己和工作”。
最后,整章删去第36章。
三、人名
小说人名在译稿中有所变化——招弟变作“美弟”、金三变作“王三”。
这又是怎么回事?要看中英文对比:
金三-王三(Wang the Third)
招弟-美第(Meydee)
小顺儿-小宝儿(Little Precious)
老舍最初将小顺儿自译为“Little Prosperous”。这大概是顾及到“顺”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联系,所以他有“Prosperous”(富裕,繁荣)之词的选择。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浦译之中,却改为“Little Precious”(小宝儿)。
四、书名
在档案中,哈考特提供的清样扉页上,作者英文名字印在最上面,排作Lau Shaw(S.Y.SHU), 其下是横排的英文书名THE YELLOW STORM,中文书名居然是“风吹草动”而非“四世同堂”,竖排于页面中间,再往下是分作两行的:“由浦爱德译自中文”,最底下是“哈考特-布瑞斯公司纽约”,排成两行。这里,最令人感到奇诡和难解的,是出处未明的中文书名。
如何把英文稿翻译成中文
通过两年时间,赵武平将国内《四世同堂》中缺失的16章,通过浦爱德译本回译并将全文刊登在下一期《收获》上。同一般翻译不同,赵武平对《饥荒》后半部的“回译”,是一个复杂且处处容易陷入误区的工作。
首先,他针对英文译稿逐篇进行释读,录下难以辨识的文句——经过近70年的时光磨蚀,打印稿上不少字词已经褪色,甚至模糊;另外一些,是打印中的拼写错误;再者就是译文中所运用的今天已经废弃使用的日语拼写,这占去了前期翻译的大部分精力。
从2014年起,赵武平四易其稿,他称稿子里最大的问题是自己所采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同老舍的语言风格,以及《四世同堂》所独有的词语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他在翻译过程中整理出“老舍词汇表”,列出一些老舍的语言特色字词。比如,“假若”是最常见词汇之一,老舍少用,或者完全不用“如果”。“然而”也不用,唯一用的一处,是在第一部:“他的诗文也永远写得很短,象他的身量;在短短的几行中,他善用好几个‘然而’与‘但是’,扯乱了他的思想而使别人莫测高深,象他的眉眼。”(《惶惑》之二十三)又比如,“助援”(非“援助”);“自傲”(非“自豪”);“羞恼成怒”(非“恼羞成怒”)。
另外,老舍似乎不太喜欢运用习见成语:“咬着牙说”(不用“咬牙切齿”)、“忍受苦痛”(不用“含辛茹苦”)和“设尽方法”(不用“千方百计”)。
最后是对标点符号的修正。在英译稿中,用得最多的是破折号,但老舍原作中破折号用得并不多;老舍喜欢用惊叹号,而英译稿中基本没有,赵武平参照老舍的写作习惯,尽量做了相应的替换。
作家手稿发现的意义
今年是老舍逝世50周年,明年《四世同堂》的增补本将由活字文化出版。这版不仅增加了第三部的最后16节,第一部《惶惑》、第二部《偷生》也以1946年初版时的版本为底本。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陈子善认为,“此次被发现的翻译版本不能称之为‘全本’,只能说是最接近于中文原稿的英文回译稿,我们通过对英文手稿的靠近能进一步推敲出,英文手稿可能离真正的原稿有多远的距离。《四世同堂》仍有遗憾,希望出版者能同时呈现中英两个版本。”
此外陈子善表示近年来有大量的作家手稿重现天日,比如张爱玲的《爱憎表》、老舍《骆驼祥子》手稿、废名的《桥》等,这反映了现代文化研究的深化。
录入编辑: 朱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