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揭开掩埋地下数百年港口重镇的神秘面纱(2)

2016-12-09 11:01:47      参与评论()人

经过6年的考古勘探,考古人员基本摸清了青龙镇遗址的范围。青龙镇遗址主要沿着通波塘两岸分布,体现了江南水乡市镇布局的特征。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唐宋时期的房基、水井、灶、铸造作坊等遗迹,为了解青龙镇遗址的布局和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线索。特别是在2015-2016年的发掘中,发现了文献记载中的青龙镇“北寺”——隆平寺塔基及其地宫。这一发现对于青龙镇的市镇布局研究价值非常大。

据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青龙镇遗址考古队领队陈杰介绍,“唐宋时期,市镇已经成为当时重要的社会组织单位,对当时经济发展贡献颇多。以前历史考古都关注一些重大的都城考古,对市镇一级的聚落考古关注很少。上博是把青龙镇遗址考古作为一个长期的整体规划,在全国少有先例”。

青龙镇遗址考古确证了青龙镇是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港口,填补了对上海在唐宋元时期城市文化发展的认识,将上海作为对外贸易重镇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出土瓷器复原

“海上丝路”贸易路线

据文献记载,青龙镇因为地处南北海路交通的要冲,又有吴淞江、长江沟通内陆,地理位置优越,所以是唐宋时期“海商辐凑之所”。为了进行贸易管理,政和三年(1113年)在青龙镇所属的秀州华亭县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务,绍兴元年(1131年)在青龙镇单独设立市舶务。

在宋嘉祐七年(1062年)的《灵鉴宝塔铭》中,有这样的文字记载:“自杭、苏、湖、常等州月日而至,福、建、漳、泉、明、越、温、台等州岁二三至,广南、日本、新罗岁或一至”,反映了当时青龙镇繁盛的海上贸易状况。

据陈杰介绍,青龙镇遗址历年考古发掘出土了来自福建、浙江、江西等窑口可复原瓷器6000余件及数十万片碎瓷片。其出土的瓷器绝大部分为南方窑口,唐代以越窑、德青窑、长沙窑为主,至宋代渐转为以福建闽清义窑、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产品为主。

“其中,大量的福建窑口的瓷器与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发现的瓷器组合非常相似,说明当时许多瓷器产品从福建、江西等地运到青龙镇后,进而转口外运,主要销往高丽与日本。考古发现的瓷器与文献记载相印证,复原了当时的海上贸易路线,证明了青龙镇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之一,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添加了新证据。”陈杰说。

青龙镇作为对外贸易港口,从唐代中晚期至南宋末期,延绵500年。其中,最繁盛辉煌的是北宋到南宋的100多年间,其间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为近代上海及现代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发现的隆平寺塔基

表明青龙镇曾佛事兴盛

在2015-2016年的考古发掘中,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发现了文献记载中的青龙镇“北寺”——隆平寺塔基。隆平寺塔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这是上海第一次经考古发掘确认的古塔遗址,对于青龙镇的市镇布局和唐宋时期佛教世俗化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据介绍,考古发掘发现了保存较为完整的塔基,塔基为八角形的砖石结构,塔身外有双回廊的副阶。从塔基的直径而言,隆平寺塔的体量超过目前上海所存的13座古塔。考古发掘显示隆平寺塔塔基以地宫为中心,采用夯土堆筑而成,地宫上部以2条十字相交的木板作为封护,其结构特殊,不同于目前国内已经发掘的塔基形式,在中国古建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隆平寺塔基发现了保存完整的地宫,隆平寺塔地宫为仿塔结构,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48米,南北宽1.2米,高1.42米。下为三层砖叠涩砌出须弥座,中间束腰,地宫主体为直壁,东、西、南三面各砌有火焰形壸门,顶部用砖叠涩封口,上盖一梯形覆石。

隆平寺塔基地宫内出土了40余种珍贵的佛教文物,包括各时代钱币万余枚,钱币年代较早的为五铢,最晚则为天禧通宝,重要的钱币有得壹元宝、咸康元宝、宋元通宝铁母钱等;地宫中置套函,函外左右各有一座阿育王塔。套函共有四层,最外为木函,向内依次为铁函、木贴金函、银函。银函底部铺有一层彩色宝石,上置一尊释迦牟尼涅槃像。此外,在木函内还装藏有银箸、银勺、银钗、银龟、铜镜、水晶佛珠等一批供奉品。本次发掘还在套函内发现了一个铜瓶,瓶内装有4颗圆珠,其中3颗为水晶质,它们应当就是佛教圣物舍利,这一发现也与文献中关于隆平寺塔“中藏舍利”的记载相符。

陈杰表示,“隆平寺塔基和地宫中出土的佛教文物是青龙镇佛事兴盛的象征,隆平寺塔作为民间捐助的佛塔,反映了唐宋时期佛教世俗化的现象。而另据文献记载,隆平寺塔兼具航标塔的功能,也说明此处是重要的贸易港口。”

录入编辑:忻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