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一部据说“只有中国人能看懂的”电影在东京拿了大奖

2016-11-07 15:27:00    好奇心日报  参与评论()人

10月25日,梅峰走上了东京电影节开幕式的红毯。11月3日,尘埃落定,他的导演处女作《不成问题的问题》凭借黑白影像中出色的美术、道具、服装等整体设计,获得最佳艺术贡献奖。

这是16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作品中唯一一部来自内地的电影。梅峰此前更为人知的身份是编剧,老搭档是娄烨,一起创作了《颐和园》(联合编剧)、《紫蝴蝶》(编剧顾问)和《春风沉醉的晚上》(编剧)。其中最后一部获得第62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不过,这部电影后来成了禁片。

这个新导演最紧张的时刻并不是在红毯上,而是在电影节提名公布之前。

从5月份开始,梅峰和同事就开始忙着准备种种材料申请国内外电影节。《不成问题的问题》去年12月就拍好了。他们没有选择为电影直接找发行公司上映,而是先申请海外影展,原因很简单——这是一部艺术属性的电影,一部“文艺片”。

《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自作家老舍发表于1943年的同名短篇小说,是一部背景设定在战时重庆的“三幕寓言黑白片”,讲述的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树华农场,在主任丁务源的管理下走向衰败的故事。

梅峰告诉《好奇心日报》,这可能是一部“只有中国人能看懂的”电影,它拍的是过去的故事,但描述的是如今社会中,每个人仍然或多或少都在经历的“中国式人际交往”和“人情关系”。

梅峰希望电影能够在国际电影节上闯出些荣誉,从而提高国内的关注度。实际上,这也是中国“文艺”属性导演的普遍选择。文艺片和商业电影有迥然不同的思路,后者的收益主要发生在院线渠道里。

今年《好奇心日报》报道过几部文艺属性的电影:毕赣的《路边野餐》去年一共去了20多个国际电影节,拿到7个奖项,今年7月上映;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塔洛》去年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在金马影展斩获最佳改编剧本,定档于12月9日内地上映。

能否在海外获得好的口碑,是《不成问题的问题》能否生存的决定性因素。

  《不成问题的问题》剧照

《不成问题的问题》剧照

在东京之行启程,梅峰得到了一些好消息,《不成问题的问题》得到金马奖最佳男主角(范伟)和最佳改编剧本两项提名。如今在东京得大奖的消息传来,势必会有更多媒体跟进,热闹和风头完全可期。

不过,站到围观群众的角度,这种热闹是相当有限的。梅峰一行人没有明星。男主角范伟没有来,他25日要留在北京,参加和大鹏主演的喜剧片《父子魂斗罗》的发布会。相比之下,另一部同样入围主竞赛的香港电影《脱皮爸爸》,因为有古天乐、吴镇宇,带着娱乐属性,占到的“版面”就大些。(更不用说,实际上这两天被议论最多的,是关于吴亦凡,拿到了一个蹭热度的所谓“中国电影周”的所谓“影帝”。)

梅峰在东京电影节上

梅峰在东京电影节上

今年46岁的梅峰,对于这种属于“文艺片”(或者用他的分类,“艺术电影”)的“冷清”,已经非常熟悉。

在拍《不成问题的问题》之前,梅峰有两份工作:第一份是他的本职工作,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老师,副教授,教“世界电影史”。他从1998年研究生毕业起,就留校当老师,到现在已经快20年。第二份当然是编剧,和娄烨的合作给他带来更大的名声。

梅峰说他们“在美学上基本上没什么分歧”。娄烨给了他充分的“自由”,不限方向,不走模式,隔几个月或者半年问问进度,没写完,就接着写。

这份合作关系开始得挺偶然。2000年,娄烨看到梅峰一篇写“古典好莱坞观看机制”的学术论文,觉得读起来像剧本,于是隔了一年2001年找过来,让他试试《颐和园》。《颐和园》一写就写了一年半,写完了,再试试别的。

梅峰和娄烨的三部电影,是他全部的编剧作品。戛纳拿奖之后,有一段时间,一些电影公司、导演来找他,但他都拒绝了。

梅峰从来不去电影院看国产片。他说自己“对这些电影都不太感兴趣”。他列出个人最佳片单,“那肯定是,《偷自行车的人》,比如肯定是《赤色杀机》,或者说《游戏规则》,太多了,或者《朱尔与吉姆》,或者是《罗生门》”,都是60年代以及更早的欧洲、日本电影。

梅峰是33岁当的编剧。在被问到“如果娄烨不找来怎么办?”的时候,他的回答是:“那一生就去完成一个大学老师的这样一个社会身份,自己再看看书,想写写什么学术专著,再有心情再写几首歪诗。”

实际上33岁之前,梅峰曾经很想当一名小说家,但失败了。“但是突然发现没有那个文字能力。”

外人看来,梅峰是一个有点被动的人。但他为自己选的形容词是“安静”——“我只是追求我自己精神生活的不被别人打扰的独特性。我会非常有意识地躲避一些干扰,我会面对一些不良信息,我主动地会把很多扇门窗都关闭。但是我会在生活里边,选择和我最合适的人获得营养。”

  《春风沉醉的夜晚》

《春风沉醉的夜晚》

2014年,梅峰决定做一件“不安静”的事。他要拍一部电影,自己当导演。

电影的第一作者,永远是导演,而非编剧。梅峰说自己写《颐和园》的时候,晚上做梦,梦到故事里的场景人物,和娄烨拍出来的“这么不一样的感觉”。

他又把“导演梦”描述得挺现实:“我觉得每一个做电影的人,特别是我们电影学院毕业的人,大概都会有这个念头吧!除非觉得做导演太烦了,太挑战了,这东西不是一般人能够接受的一个残忍的现实。除非说太畏惧跟别人去合作和打交道了。”

梅峰第一个需要打交道的,是自己的学校。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北京电影学院附属“青年电影制片厂”制片出品的。这家电影公司成立于50年代电影学院建校之初,原本是为了学生的“实践作业”,近年来进入市场,参与投资了包括《绝地逃亡》、《北京爱情故事》、《绣春刀2》等商业电影。

实际上,北京电影学院有好几位在校老师,同时也是在电影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导演,例如:《烈日灼心》曹保平、《师父》徐皓峰、《北京遇上西雅图》薛晓路。

2014年6月,青年电影制片厂在上海电影节召开发布会,宣布签约包括梅峰在内的8位老师的新作计划。

可是,青年电影制片厂虽然能为《不成问题的问题》做制片工作,但只能够承担一小部分成本。这部电影对于小公司来说不便宜。前期制作花费了600万人民币。电影在重庆白沙镇取景,一些建筑需要崭新搭建。再加上后期宣传费用,影片总成本大概达到800到1000万。

梅峰2014年底完成了剧本,就开始正式“动起来”,为拍摄筹备,找主创、找演员、找场地,以及——找投资。

一部据说“只有中国人能看懂的”电影在东京拿了大奖

一部据说“只有中国人能看懂的”电影在东京拿了大奖

梅峰经历了一段坎坷的“找钱”过程。但他不愿多谈了,“因为特复杂,因为各种变化嘛”。

这同样和电影的属性有关系。像曹保平、薛晓路等“商业片”导演,已经在市场上证明了票房号召力,再想拍新片,往往很快就能得到大公司的资金。但是梅峰手上的“文艺片”剧本,不能保证商业上的回报。

最终给《不成问题的问题》凑齐800万的公司包括:《三峡好人》《美姐》制片人周强的公司“大庭广众”;《失恋33天》制片人、经纪人郝伟的“君为文化”;还有一家湖南的“好样文化集团”,那里的老板是梅峰的朋友。

这些公司之所以愿意“买单”,是看中了梅峰的编剧名气。“就是要我们,制片人,执行制片人或者包括我自己,都要去外面自己去用自己的说服力吧。让人家相信,还能拍出一个不错的东西。”投资人承担回不了本的风险,当然更加希望电影能够拍好,能够在艺术奖项上取得成绩——这样公司作品表就会更加好看,有利于在业界的发展。

演员的问题也解决了。范伟是第一个定下来的。他看了剧本,很快答应了。出品方之一“君为文化”旗下的演员,殷桃、张超、王梓桐加入进来。明星们收的片酬远低于参演商业片——同样也指望能拍出“代表作”。

实际拍摄的过程,相对来说就顺利得多。制片人做预算,计划要45天。梅峰拍了36天就收工了。他对于想要的东西都提前琢磨过。他跟摄影师描述,想要《小城之春》那种静态风格,对方就懂了。

一部据说“只有中国人能看懂的”电影在东京拿了大奖

一部据说“只有中国人能看懂的”电影在东京拿了大奖

趁着梅峰踏上东京电影节,《不成问题的问题》发了一支预告,一波海报和通稿。豆瓣电影页面出现了34条短评——来自梅峰的学生、朋友、媒体。

梅峰觉得,这对于所有人都是一个不错的“交待”。

26年前,梅峰从国际关系学院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内蒙古国家安全厅政治部宣传科,在那里当了5年“小公务员”,直到考上北影的研究生。那5年他过得很痛苦,只有整晚阅读能得到愉悦。“就什么样的生活是你理想中的生活,这是我年轻的时候脑子里面一直挥之不去的念头。”他想到一个答案,“知识分子的生活”。

等到从电影节回来,消停下来,梅峰打算继续当导演。他说想要拍一部“青春片”——当然,“不是市场上的那种青春片”。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