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正文

甘肃菁华文物聚集国博,讲述“丝路孔道”,满眼都是国宝(2)

2019-05-16 11:19:56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甘肃菁华文物聚集国博,讲述“丝路孔道”,满眼都是国宝

彩绘木轺车

在展览入口处,迎接游客的就是堪称国宝的“千岁少女”。这就是曾在《国家宝藏》中“红极一时”的明星文物——人头形器口彩陶瓶。这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世界闻名的大地湾文化彩陶留下来的一件杰作。这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瓶口呈圆雕的人头像,短发齐额,五官端正,挺鼻小嘴,面庞秀丽。眼和嘴都雕成孔洞,两耳各有一小穿孔,可以垂系饰物,宛若穿着花衣的少女。专家说,做为“中国彩陶之乡”的骄傲,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里可以窥见中国美术史的开端与中国审美的起源。这件展品在甘肃省博物馆是放在最后“压轴”出场的,由于太过珍贵,此次在国博也仅是展览20天。

甘肃菁华文物聚集国博,讲述“丝路孔道”,满眼都是国宝

人头型器口彩陶瓶

国家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队友”们也来到了国博。1969年10月,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了一个铜车马出行仪仗队,“马踏飞燕”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件。这组文物共99件,此次精选了40多件来到国博。专家说,这批铜马、铜俑胸前刻着铭文“守张掖长张君”、“冀张君小车马御奴一名”等,可以推测,墓主人姓张,而且从仪仗队的规格来看,墓主人的身份非常高,是一位军事首领,但至今也没有揭开他真实的身份。尤为有趣的,文博界至今仍在为“马踏飞燕”究竟在这个仪仗队中的哪个位置而争论不休。由于文物是农民挖防空洞时发现的,后来又被卖到废品收购站,已经无从知晓队伍本来的陈列队形,后来专家们根据史料记载等,复原了其他车马的位置,但由于“马踏飞燕”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至今也没有研究清楚,它究竟应该放在车队的哪个位置。

甘肃菁华文物聚集国博,讲述“丝路孔道”,满眼都是国宝

铜车马出行仪仗俑,马踏飞燕的队友

本次展览即日至7月21日在国家博物馆南2、南3展厅免费展出。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代丽丽 值班丁肇文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25-03-31 17:53:32油菜花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25-01-16 09:41:03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25-01-13 10:30:03北京中轴线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