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博览页面 > 正文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眉山三苏祠南大门。本文图片来源: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明末清初王式《西园雅集图》卷(局部)。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明代陈淳草书苏轼《前赤壁赋》册页(局部)。

红墙黛瓦,雕梁画栋,花木葳蕤,碧水依依。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三苏祠“文化遗产保护荣誉证书”,称其“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依托三苏祠建立,是集收藏、展示、研究三苏文化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2024年5月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收藏的数千件三苏文物文献与古建遗迹、园林景观相映,让观众感受到传承千年的文脉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千年庭院草木传情

走进古色古香的三苏祠南大门,两棵高大繁茂的古银杏树映入眼帘,像是给三苏祠撑起了两把巨伞。它们在此挺立已有600多年,被眉山人称为“兄弟树”,象征着苏轼、苏辙深厚的兄弟情义和斐然的文学成就。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介绍,三苏祠占地106亩,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保存有16处古建筑,整体布局呈“三分水,两分竹,祠在水中央”的特色,是西蜀园林的典范。祠堂区为三进四合院,主体建筑有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保留了传统祠堂风貌,是游客拜谒先贤、苏轼后人祭奠先祖的核心场所。

飨殿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前后出廊。殿门上悬挂“是父是子”牌匾,两侧有楹联。殿内供奉苏洵、苏轼、苏辙塑像,正中悬挂一匾“养气”。

启贤堂分为南北两部分,南侧为启贤堂,北侧为木假山堂。现木假山堂陈列清道光年间眉山书院主讲李梦莲置的木假山。

来凤轩为三苏祠古祠堂中轴线最后一宇,与连接启贤堂的桥廊组成第三进四合院。原址为苏轼、苏辙兄弟书房,现存的来凤轩系清康熙年间重修。

跟随博物馆工作人员轩园的脚步,来到一座古井旁。轩园介绍,古井是苏家生活饮水用井,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井沿由红砂石箍砌,青苔斑驳,錾子的印痕仍清晰可见。

曲径通幽处,有一棵丹荔树,枝叶随清风簌簌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动人的故事。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33岁的苏轼为父亲守孝期满,离乡赴任之前,栽下一棵荔枝树,并与乡里友人约定,待树长成即归眉山。然而,苏轼回到京城后仕途坎坷,辗转多地,杳无归期。苏轼在元祐五年(1090年)写下《寄蔡子华》诗,表达了无尽的乡愁:“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做江南未归客。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

时光荏苒,这棵荔枝树渐渐枯死。2007年,博物馆工作人员将干枯的荔枝树挖出来,保存在馆内,又在原位栽了一棵新的荔枝树。如今,每年荔枝成熟时,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都举办别开生面的荔枝主题活动,人们举头望着累累硕果,心中充满对苏轼的景仰和怀念。

“苏祠瑞莲”被誉为“眉州八景”之首。传说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苏家莲池中并蒂莲盛放,就在这一年,苏轼、苏辙高中进士。由此,苏宅莲花被视为祥瑞征兆,有“瑞莲兆科甲”之说。清康熙年间,眉州知州赵惠芽拓建莲池,并于池上重建莲亭,即现在的瑞莲亭。此亭为八角十二柱,四周有美人靠,采用单檐攒尖式屋顶,亭脊上装饰的瑞兽栩栩如生。苏祠瑞莲不仅是充满诗情的景观,也是眉山地区文教昌盛的象征。2006年,三苏祠并蒂莲再度绽放。博物馆工作人员将并蒂莲制作成标本,在东厢房展厅展出,吸引了许多人驻足端详。

一门三杰辉耀古今

陈仲文介绍,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常设展览包括“三苏故居祠堂文化展”“三苏生平及文学成就展”“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展”三部分。

“三苏故居祠堂文化展”依托三苏祠内古建筑进行祠堂风貌原状陈列,将眉山历史、祠堂变迁、苏氏家族、名人与三苏祠、碑刻陈列等内容有机串联,充分展现了三苏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苏生平及文学成就展”设于三苏纪念馆内,展陈面积约2000平方米,采用文字、图片、实物、场景、多媒体等形式,全面展示三苏生平故事及文学成就。

“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展”位于式苏轩,将家风故事融于苏宅环境中,让观众生动感受三苏家风家教的魅力。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副馆长黄建介绍,博物馆现有藏品4976件(套),包括汉代至近现代见证眉山历史文化及三苏文化的各类实物,涵盖书法绘画、古籍图书、碑帖拓本、石刻、陶瓷器、匾联、玉石器、骨器、古钱币、近现代三苏研究资料等门类。代表性藏品有东汉抚琴陶俑、元代《王状元集诸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明代八仙过海纹犀牛角杯、明代陈淳草书苏轼《前赤壁赋》册页、明末清初王式《西园雅集图》卷、清代何绍基书《东坡词》四条屏等。

东坡盘陀画像碑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翻刻,是明末战火中三苏祠幸存的“五碑一钟”之一,是三苏祠历史的重要见证物。碑刻内容由李公麟绘东坡像、苏辙题诗、黄庭坚赞词和翻刻记事四部分组成。画家李公麟为苏轼好友,曾多次为苏轼绘像,石碑上的东坡绘像与下面的苏辙题诗高度贴合,呈现了苏东坡“居水中坻、野衣黄冠、横策欲言”的形象。苏辙诗除了描绘苏轼容貌,还表达了苏轼与他亦兄亦师的深厚情感。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赞词回顾了苏轼从眉州到儋州起起落落的一生,赞扬了苏轼为国为民的胸怀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陈淳为明代中期“吴门派”书画名家,擅长草书、山水、花鸟等,书风豪放,其草书作品“如骏马下坡,翔鸾舞空”,“有颠张醉素之遗风”。陈淳草书《前赤壁赋》原为长卷,后人重新装裱时改为折页,共27页。除《前赤壁赋》全文外,有跋文二则,记述了书写此作的时间、地点、缘由等。

西园雅集是历代书画家笔下的经典题材。北宋元祐年间,京城中举行了一场文人雅集,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李公麟等16位名士聚于驸马王诜的西园,作诗绘画,谈禅论道。会后李公麟作《西园雅集图》,米芾书《西园雅集图记》,使之名扬天下。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收藏的《西园雅集图》卷为明末清初画家王式所绘。他的画风沿袭了宋代宫廷画派风格,工笔重彩,人物刻画逼真,山石点皴、楼台亭阁工整细致。此画作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秋天,为一幅长约346厘米、高39厘米的长卷。画卷后是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夏笠仙(字德成)补书米芾《西园雅集图记》一文。整卷长达844厘米,书画合璧,完整地展现了西园雅集的盛况。

家风文韵馨香远播

今年6月,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联合29家机构、历时6年共同打造的三苏文化大数据库正式上线。该数据库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收录整合三苏文化相关数据共计12.5万条,涵盖三苏文学作品1.1万余篇、学术论文9万余条、数字图书1.4万余册、三苏祠珍藏文物6000余件等信息,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也为公众深入了解三苏文化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汇聚12个核心版块,全方位展现三苏文化的丰富内涵。其中,“东坡行旅”版块采用手绘地图的形式,细腻地描绘了东坡遗址遗迹地,使用户在浏览时仿佛身临其境,每一步都能领略到不同的景致。

近年来,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整合全国三苏文化研究力量,组建学术委员会;连续举办东坡文化学术交流会议;邀请知名学者开展“东坡大家讲”等主题讲座40余次;举办“是父是子——‘三苏家风进万家’主题展”;编辑出版《苏轼书法全集》《东坡教育思想与书院文化研究专辑》《苏东坡与宋代生活审美研究专辑》等一系列书籍。其中,《苏轼书法全集》共收录苏轼及苏氏一门书法作品500余件,是迄今收录最全、材料最新、出版规模最大的苏轼书法全集。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还与全国多家机构联合举办“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摄影作品展,推出《中国有三苏》系列微纪录片,开展东坡诗词擂台赛、东坡对话寒食、清明祭祀东坡等特色活动,以丰富的形式弘扬三苏文化。博物馆与四川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中国有三苏三苏家风家教》,成为四川省中小学校本教材。此外,博物馆还精心打造《心香一瓣谒三苏》《行走东坡故园感受古建魅力》等20余门研学课程,并推出3D沉浸式线上公益文化课程《文曲星苏轼》,已吸引40余万名青少年在线学习。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皆是人间好时节 ——感受二十四节气图画之美

    皆是人间好时节 ——感受二十四节气图画之美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2024-08-29 09:48 二十四节气 夏至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表示动物部首的有65个,这65个部首都是参与造字的智慧祖先根据动物身上的某种特性归纳出来的。具体归纳的规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2024-08-27 09:32 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从各式各样的吉他主题活动,到推动吉他走进居民生活,再到吉他年产量占全球吉他总产量的1/7,正安县十余年来大力发展吉他文化,不断擦亮吉他名片,以吉他赋能当地文化和旅游发展。

    2024-08-19 10:29 吉他文化 文旅
    不负青春不负国 点赞巴黎奥运会“00”后中国小将

    不负青春不负国 点赞巴黎奥运会“00”后中国小将

    在本届奥运会上,不少“00”后中国运动员让我们印象深刻。新时代的他们敢拼、自信,调皮可爱,也勇于担当。他们,正在接过奥林匹克精神的接力棒。

    2024-08-12 10:26 巴黎奥运会赛场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8月6日,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乌镇举办。据悉,本届戏剧节将于10月17日至27日在乌镇举行,主题为“如磐”,取“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之意。

    2024-08-08 11:12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时光在中轴线上再添新标高——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认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2024-08-05 09:38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短片从中国文化艺术中汲取许多灵感。比如篮球篇中出现了戏曲元素,曲棍球篇借鉴了诗词、水墨画等,乒乓球篇里有打球大爷的球拍变成金箍棒、棋谱等细节。

    2024-08-02 09:25 奥运会 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一线中轴承古通今  一城古韵活态传承

    一线中轴承古通今 一城古韵活态传承

    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2000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7月27日,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4-07-30 10:58 北京中轴线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现在,体验式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饮茶、陶艺、阅读,都是生活体验。”

    2024-07-26 10:01 苏东坡主题旅游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电影,不仅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有力载体。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用多种类型题材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用光影传承赓续千年的中华文脉,也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2024-07-23 10:13 中国电影 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