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人物 > 正文

隐居寺院九年与僧人同吃住 他用一张照片捧回摄影界奥斯卡(3)

2016-11-15 15:00:00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张望的勤奋得到灵隐寺90岁高龄的老方丈的认可,老方丈让他搬至方丈楼,并允许跟随拍摄。老方丈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不但佛学高深,而且诗词书画无不精通。老方丈的衣食起居都被张望拍摄记录下来,成为一段珍贵的资料。

藏主法师是灵隐寺的一位高僧,是藏经阁的管理者,据说是寺庙里面最有学问的法师。法师身体一直比较弱,很少下楼,喜欢在藏经阁上面眺望下面熙熙攘攘来往的人群,静默不语。他很少和人交谈,但是和张望聊天后非常投缘,一度想收张望为徒。平时不对外开放的藏经楼破例让张可以自由进出,两个人经常在一起散步、交流,法师向张望讲述佛学的精神和道理,还给张望布置作业,要求他每天读佛经,背诵给他听。后来因为张望每天的拍摄任务很重和诸多艺术人生计划而无法全心投入,没能延续这段师徒缘分,但是两个人结下了很深厚的友谊,至今仍然让张望惦念不已。

渐渐地,张望被允许深入僧人房间,获许拍摄佛教寺院最隐秘的一角。晚上7点多,灵隐寺的后山门就关了。寺里规定法师们夜里不准“串寮”,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法师从来没进过边上另一个法师的僧寮。因为张望的特殊身份,寺里特许他可以在法师的引荐下,陆续拜访一些法师的房间。夜里是法师们自由支配的时间,法师可以打球锻炼,打坐修禅,也可以看电视上网。

这样一住又是6年。“或许是因为我人生的价值观和心灵追求与僧侣们的修行圆满契合,也是因为他们种种感动我的人类美德,才让我流连于佛门多年。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力量。”这份力量或许也注入了张望的作品,其间的纯洁、仁慈而又温暖,感动了很多人。

独旅只想安静地拍照

2003年,英联邦高级财政官员、新加坡籍人士陈永宏看了张望的佛教摄影作品后非常震撼,他写信给张望,希望能到中国的寺庙学习和生活,张望接待了这位国际友人,之后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陈永宏于2007年在天台山剃度出家,终生为僧。

“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放下、随缘,这是我所理解的佛教精神,从中我大概明白了如何做人和一个人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日本的著名摄影家高桥亚弥子称:张望先生的作品给人一种空间、距离、对比感,因为他站得更高。

2012年12月,张望因为佛教摄影艺术的成就,受邀赴联合国总部举办的佛的足迹摄影展。

2013年5月,张望的佛的足迹个展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大会”展览。

一时间,张望的摄影作品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采访纷至沓来,这是张望始料不及的。他说,自己只是想做一名普通的摄影师,安静地拍照,其他的并不想太多,如果为了功名,当初也不会选择在寺庙中生活十来年这样的苦日子。张望总说,自己是一名孤独的旅行者,在起早摸黑、跋山涉水的摄影创作中,非常孤独,但是因为寄情于大自然中,怡情养性、陶冶情操而不留恋世俗的金钱和功名。

张望目前依然是一名普通的独立摄影师,靠十年前在深圳经商的微薄积蓄过日子。商业摄影一天就是几千块钱的入账,他没去做。妹妹送车给他,他推掉了,宁可挤一元钱的公交车。张望住的是杭州城西最早的商品房,买的时候那一带还都是荒野,现在却是不折不扣的老房子了。按张望的话说,除了挂了几幅画,其余都很普通,一点都不艺术,“连地板一块都没有,全是地砖。”

张望最大的理想是拍出几张能代表中国的国际顶级摄影作品,到世界上去展示中国的美,目前他依然选择不定时居住在江浙一带的寺庙中,自得其乐地生活着。

本版文/梨小屯(图书策划出版人,公众号理想集MOOK主理人)

摄影/张望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
关键词:张望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