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传承了5000年香道文化的复苏,承载焚香的铜炉也被越来越多人收藏。陈巧生,有“中国铜炉第一人”之称。做铜炉40载,他仿制的作品曾被专家误鉴为真品,被警察怀疑是文物。
他的仿明代宣德炉经典款铜炉,被拍出80万港币的高价,创造了中国当代铜炉的拍卖纪录,现在还保持着最高。他的铜炉,在世博会期间被陈列向世人展出,还被当做国礼送给国外重要来宾,国内外知名大师,如星云大师等,也都来收藏,并作为重要的供佛礼器。
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铜炉匠又有人拿着铜炉上门,找陈巧生鉴定真假。
来人有些奇怪,先悄悄将陈巧生媳妇叫到一旁:“只要你让陈师傅说这东西是老的,我就给你五万块佣金。”陈巧生媳妇变了脸:“那你不用给我钱,只要东西是老的,他会讲真话。”
果然,陈巧生拿着铜炉仔细端详一阵,又找来放大镜观察底部图腾,“这是老的”,还没等到来人欣喜,他又补了一句“这是我20年前的作品。”
来人气得直呼:“不上路子啊,多好的生意,动动嘴皮子的事,居然5万块都不要。”
明窗延静书,
默坐消尘缘;
炉烟袅孤碧,
云缕霏数千。
陈巧生出生于铜匠世家,从小跟随父亲行船,做流动买卖。在这个过程中,他见过不少年代久远的铜炉,被焚烧换成铜锅铜盆。
在那个焚香被禁止的年代,他亲手烧化的铜炉不可计数。直到后来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开始尝试帮助古董店修复损坏的旧铜炉。
那是宣德炉,代表着中国铜炉艺术的巅峰,可是铸造技艺早已失传。
从未学过雕塑、艺术的陈巧生,靠着灵感和极有限的历史资料,开启了漫长的摸索期。
他在家里建了柴窑,每天一吃完饭就焖在里面,甚至把床都搬到工作台旁边,“累了倒头就睡,睡醒就继续。如果躺下看到哪个地方不对,立马起身修整。”整整八年足不出户,没有半点收入,靠家里养活。周围邻居不理解,甚至父母都骂他“脑子进水”不疯魔,不成活。此时的陈巧生已经完全放不下铜炉,他立誓,只要自己还能吃饱肚子,就坚持要把炉恢复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宣德炉终是被他仿制了出来。可是没有人愿意相信,直到文物专家误将他的仿品鉴定成真品。
文玩界一下子炸开了锅。一个商人用6000,买走了他的作品,而当时普通人的月工资才30。
还有一次,陈巧生拿着铜炉到上海见朋友,还没走出火车站就被拦下,工作人员疑他倒卖文物。最后炉被扣押一周,他自己不得不回家开证明,证明炉是自己做出来的。博山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铜香炉,它的核心制作技艺是失蜡法。
将蜡料煮成蜡液。再把蜡液分七次浇入母模,均匀摇动,使蜡液凝固。蜡的形状代表了铜炉最后出炉的形状,所以第一步就丝毫马虎不得。第二步,精心雕刻。盖口的咬合、出烟的设计,都需要在这一步完成。不仅仅做到形似,其出烟的效果,也必须让人心神荡漾。
接着制作外模,也叫做挂砂。将炭灰和细泥调成泥浆,涂在蜡模表面。再挂上粗细不等的石英砂,形成坚硬的外壳。传统的铜器制作模具由两半拼合,完美的连接一直是难题。陈巧生经过设计,模壳高温焙烧后,蜡模变成蜡液流出,内部就成了一个空腔,如此一来,铸造出来的铜炉浑然一体。
到炼铜浇筑这一步,整个造炉进入高潮,最惊险也最刺激。
1000多度的高温炙烤,35公斤的铜水,稍有不慎不仅半年的辛苦白费,更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生命危险。铸造完毕,剩下的就是细致的清洗、打磨、作色。铜炉界流传已久一句话“玩炉玩皮色”,说的就是铜炉表面的成色和机理,这一步决定的是铜炉的卖相。
陈巧生经过40多年的探索,复原了古法的四十多种皮色。每一种皮色都如婴儿肌肤,光滑有润泽。其中最令人惊艳的当属失传已久的“大红袍”,这是将朱砂、绿砂、雪蛤等几十种名贵中药材,一遍又一遍地上色及擦拭,试验了无数次后,才重新绽放出的生命色泽。
手工打造铜炉是漫长而细致的过程,更不能量产,一有疏忽,损失不可计算。
有一次严重的教训,陈巧生到现在都深深牢记。整整雕了半年的蜡模,浇筑也很成功,打磨得很漂亮,只剩下用火工做颜色,却是因为前期挂料不够,在一顿饭的时间内,十几个炉子全都化成了铜水!惋惜和悔恨交织,令陈巧生难过良久,之后更加步步小心。
当将传统的铜炉制作技艺已经掌握的炉火纯青之后,陈巧生在朋友的建议下,创立了“巧生炉”这一文化品牌,受到铜炉界收藏界的推崇。收藏家马未都盛赞说:“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从业四十余年,陈巧生制作了上千款香炉,培养出几百名弟子。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铜炉文化,前两年,他在儿子陈冠丞的帮助下,在苏州相城区开设了巧生炉博物馆,展示自己收藏的明清铜炉与数百件巧生炉精品。
苏州的大小博物馆林林总总,铜炉博物馆却仅此一家。2300多平方米的展馆,坚持免费向公众开放,每年250多万的运营费,全部由陈巧生出资。陈冠丞还结集出版了《巧生炉文化赏析》《巧生说炉》等书籍,他说,父亲是手艺人,不善言辞,只是踏实地做手艺,传播的重担就由他来做。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让铜炉文化不再只能是由贵族品鉴,而是惠及到每一个普通人。
风风雨雨一甲子。当初行船走在江南水乡,默默无闻的小铜匠,怎样也不会料到,如今竟扭转了,中国整个铜炉文化的发展。但纵然已经名满天下,陈巧生依然谦虚的说,“自己只是个小铜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也是对匠人精神,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