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1.7亿多元用于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传承人群普及培训及扶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等。西藏财政投入4753.9万元,加大了对传承人群的扶持力度,先后命名159个自治区非遗传习基地,16个生产性保护基地,8个自治区非遗特色县乡村。同时,积极落实“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相关要求,举办唐卡、传统雕塑及藏戏传承人群普及培训班9期,累计培训306人。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拓宽了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子,为更多包括普通从业者在内的新一代传承人群创造更好的成长条件。
“从传承人到传承人群社会化的培养,西藏非遗活态传承迈入了新的时代。”吉吉说。
数字化保护传承让非遗“活”在更广阔的舞台
“截至2020年年底,随着传统藏戏《文成公主》实现数字化、舞台化,自2013年启动的西藏传统八大藏戏数字化舞台化工程已顺利完成了6部剧。”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团长边点旺久表示,传统藏戏广场化的演出形式不利于藏戏艺术的传承发展,数字化、舞台化不仅仅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等技术,为观众带来了更好的观赏体验,还通过互联网、云共享为藏戏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
藏戏历史悠久,约起源于600多年前,是一门集歌舞、表演、说唱、文学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形成了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等四大流派和八大经典剧目。
西藏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涵盖传统音乐、舞蹈、技艺等10个种类,主要针对传承人及其项目,通过先进技术分类整理后,全方位展示其“基因”信息,立体记录和再现其原生态风貌。非遗数字化保护不断推进,有效解决了“人走艺亡”“人亡歌歇”的难题。目前,西藏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普查建档和数字化保护工作基本完成,大批传承人的图文、音视频等全媒体资料陆续纳入统一的数据库。
10月17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万达小镇举行的中国丹寨非遗周上,来自贵州省内众多非遗传承人集中展示非遗技艺和展品。据了解,本次非遗周活动将持续至10月25日。
这是白沙茅龙笔成品、制作原料及部分制作工具(3月24日摄)。发祥于广东江门的白沙茅龙笔为明代陈献章所创,以江门市新会区圭峰山的茅草为主要材料,经多道工序制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