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启动以来,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不仅实现了全国348个戏曲剧种以及木偶剧、皮影戏两种戏剧形态的“大团圆”,更让少数民族剧种、稀有剧种、濒危剧种有了向全国观众亮相献艺的舞台。
在视听艺术门类中,纪录片记录真实、探索未知,呈现自然、观照社会,具有独特的思想教育价值、文化传承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国际传播价值,是传承历史、传播文化、展现形象的重要载体。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越剧创作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这种合作方式不仅让地方百姓看到更多优质的越剧剧目,也能把地方的文化特色带到更高更大的平台。
看艺术家铁扬的作品,能够感受到他的造型功底,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以及他为绘制这些作品投入的劳动量。铁扬常把自己形容为劳动者或手艺人,而劳动量或许正是他作品的特征之一。
1979年,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落成的巨幅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以精练的人物造型和富有史诗感的构图呈现了云南傣族泼水节的盛况。作品一经问世便引发社会热烈反响,也让人们记住了创作者的名字——袁运生。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值此之际,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主题美术作品展(首展)”日前在京举办。展览以近200件美术作品讲述丝路故事,阐释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