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考古 > 正文

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的手稿(2)

2016-12-05 11:14:37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查《日记九种·村居日记》,在1927年1月10日日记中,郁达夫先记下了他完成周作人大为赏识的短篇《过去》,并打算一鼓作气续完中篇《迷羊》的感受,强调自己的“创作力还并不衰”,然后写道:

未成的小说,在这几月内要做成的,有三篇:一,《蜃楼》,二,《她是一个弱女子》,三,《春潮》。此外还有广东的一年生活,也尽够十万字写,题名可作《清明前后》,明清之际的一篇历史小说,也必须于今年写成才好。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创作计划,如能全部实现,那该多好。可惜后来中篇《蜃楼》只发表了前十二章,《春潮》无以为继,《清明前后》毫无踪影,“明清之际的一篇历史小说”也只是一个设想,唯独《她是一个弱女子》虽然拖延了不少时日,终于按计划大功告成。

从《她是一个弱女子》作者题记和末尾《后叙》的落款时间可知,这部作品1932年3月杀青,正值震惊中外的上海“一·二八事变”之际,郁达夫后来在《沪战中的生活》中对写作《她是一个弱女子》的经过又有进一步的回忆:

在战期里为经济所逼,用了最大的速力写出来的一篇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这小说的题材,我是在好几年前就想好了的,不过有许多细节和近事,是在这一次的沪战中,因为阅旧时的日记,才编好穿插进去,用作点缀的东西。我的意思,是在造出三个意识志趣不同的女性来,如实地描写出她们所走的路径和所有的结果,好叫读者自己去选择应该走哪一条路。三个女性中间,不消说一个是代表土豪资产阶级的堕落的女性,一个是代表小资产阶级的犹豫不决的女性,一个是代表向上的小资产阶级的奋斗的女性。这小说的情节人物,当然是凭空的捏造,实际上既没有这样的人物存在,也并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的。

必须指出,郁达夫这段话已把他在《她是一个弱女子》中塑造三个不同的年轻女性的创作宗旨和盘托出,小说中这三位女子的同性恋纠葛也应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以考察才有意义。但是,后来竟有人自动对号入座,认为这部小说是在影射作者自己的家庭纠纷,未免把小说创作和现实生活混为一谈。

《她是一个弱女子》完稿后,并没有像《蜃楼》那样先在刊物上连载,而是像《沉沦》《迷羊》那样直接交付出版。1932年3月31日,此书由上海湖风书局付梓,4月20日出版,列为“文艺创作丛书”之一,印数一千五百册。但是,《她是一个弱女子》出版后不久即被当局指为“普罗文艺”而禁止发行。湖风书局被查封后,上海现代书局接收湖风书局纸型于当年12月重印,但为了躲过检查,倒填年月作“1928年12月”初版,又被当局加上“妨碍善良风俗”的罪名,下令删改后方可发行。次年12月,删改本易名《饶了她》重排出版,扉页上印有“本书原名《她是一个弱女子》奉内政部警字第四三三号批令修正改名业经遵令修改呈部注册准予发行在案”的声明,不到半年又被当局认定“诋毁政府”而查禁。《她是一个弱女子》命途如此多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像它这样一再被查禁的作品,并不多见。

对郁达夫这部中篇的评价长期以来也是毁誉参半。湖风初版本问世不到四个月,就有论者撰文评论,认为“这依然是一部写色情的作品”,“在结构和文章上都并不十分出色,可是它的描划人物都是非常成功的。作者本是这方面的能手。他写郑秀岳的弱,写李文卿的不堪,都能给予读者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形象。这是不依靠文字的堆琢的白描的手段,在国内作品中很难找到类似的例子”(杜衡《她是一个弱女子》)。也有论者认为《她是一个弱女子》“不失为郁先生作品中的杰作之一”(黄得时《郁达夫先生评传》)。1950年代初,论者在批评《她是一个弱女子》“对革命人物的塑造”“显得有些浮沉平面”,反让“他过去作品中的主调——肉欲和色情的描写占了上风”的同时,还承认“这篇小说在达夫先生作品中仍不失为具有进步意义的作品”(丁易《〈郁达夫选集〉序》)。但随着认为郁达夫作品有很大消极面的看法占据统治地位,已经初步编竣的《达夫全集》胎死腹中,《她是一个弱女子》这样的作品当然也无法重印,更难以展开探讨了。直到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她是一个弱女子》才在问世半个世纪后首次编入《郁达夫文集》重印,这部中篇手稿的第一页也作为插图首次与读者见面。但是,在一个不短的时间里,对《她是一个弱女子》仍然不是视而不见,就是评价不高。近年这种状况才有所改观,已有研究者重新注意《她是一个弱女子》,重新研究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试图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女同性恋理论、心理分析理论等重新解读这部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