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别样解读:二战中的亚洲各国(6)

2016-11-25 09:35:56    凤凰博客  参与评论()人

在东南亚各国,二战期间英勇抗日的主要是共产党和华人。这里的共产党一是受苏联指挥,二是深受中共影响,所以无不义无反顾地投入抗日斗争。早在九一八事变后,华人就开始与中国的抗战紧密相联,七七事变后更是全力以赴,用人力、物力、财力支援中国的抗战,陈嘉庚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日军侵入东南亚后,特意将华人作为自己的敌人,残酷镇压、多方迫害,而且还将华人与当地其他居民区别看待。1942年2月17日,日军占领新加坡后不久,便以肃清抗日分子为名,强迫18岁至50岁的华人集中起来,逐一“验证”,凡被怀疑为抗日分子的都被运往郊外集体屠杀,这就是有名的“验证大屠杀”。

华人的抗日斗争,一是加入当地共产党的抗日武装,二是自己组织。不过,华人的抗日斗争除了要对付日军外,还要面对其他居民的敌视和冷漠,因为华人在当地掌握大量财富,与其他居民的矛盾由来已久。日军入侵之后,其他居民又多将日本当作解放者,再加上日军对华人的区别对待,更加重了很多人的排华心理。共产党和华人的抗日斗争,事实上一直影响到战后的东南亚局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东南亚共产党、华人与中国的关系,也引发了民族主义者的强烈不满,一遇经济、政治或社会事件,便会掀起反华、排华浪潮。这些民族主义者当初既献身独立运动,又曾与日军有过各种合作。所以,在东南亚,独立、民族、爱国,历史上曾长期与亲日、反华相关联。

亚洲还有一个国家也值得一提,这就是伊朗。二战爆发后,伊朗虽然宣布中立,但是巴列维王朝皇帝礼萨汗却亲德。1941年8月5日,苏军进入伊朗北部,同时英国等国军队占领伊朗南部,礼萨汗被迫退位,传位给长子巴列维。1942年1月29日,伊朗和苏英签署三国同盟条约,同意盟军驻扎伊朗,为盟军提供方便,而英苏则宣布尊重伊朗主权和领土完整,并承诺在战争结束6个月内从伊朗撤军;1943年1月,美军也在伊朗登陆,美国宣布也将遵守三国同盟条约。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首次会晤,这就是著名的“德黑兰会议”,中心议题是开辟第二战场,还就战后世界安排磋商,其实就是探讨如何划分势力范围。这一会议影响了二战以后的进程和战后的世界局势。如果身为伊朗人,从伊朗在二战中的遭遇,会得出什么结论?是反法西斯的正义吗?可自己这个非法西斯的国家,而且也非反法西斯的战场,却被多国占领,由于这种占领,在战后领土还险些被分割。

可以说,在亚洲的二战历史中,正义、民族、独立、反殖、爱国、反法西斯等词汇,对各个地方,各民族、党派、群体以及各个政治领袖而言,其概念并不一致,有的还相距甚远。英美等国是反法西斯的主力,可也是殖民者;在遭受德、日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反法西斯是主要,而在西方国家的殖民地里,争取独立才是它们的当务之急。对一些国家而言,维护领土完整、反对侵略是正义;可对另一些原本就没有主权的地方,反对西方殖民统治,显得更为迫切。对属于反法西斯战场的国家,赢得胜利是目标;可对那些不属于二战战场的国家,赶走殖民当局就是最终目的。所以,亚洲的二战历史极其复杂,英美法日等原本在历史中角色十分鲜明的国家,有时却变得模糊起来。二战后的事实证明,那些殖民地独立运动领袖的担心也不无道理,西方国家确实又卷土重来,反帝反殖的烽火再度燃烧,争取独立的战争重启,民族解放斗争依然风起云涌,其中印度支那三国,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作者系文史学者)

首页上页...34566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
关键词: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