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花叶不相见,石蒜不懂彼岸花(2)

2016-12-26 16:24:00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佛教再从中国传至日本,和日本民间原有的神道信仰结合,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仪式。

其中最具日本文化特质的便是每年春分和秋分的彼岸节。在日本本土文化中,“彼岸”是指的春分和秋分,这两个节气正好处在地球运行的轨道和赤道交汇的点上,这一天昼夜等长,春与秋遥遥相对,互为彼岸。此时大地上遇春则春开樱如雪,逢秋则秋生石蒜花,春分时开的“大叶早樱”被称为“彼岸樱”;秋天的石蒜花就叫“彼岸花”。

佛教体系里,把我们生活的这个充满烦恼和纷扰的世间称为“此岸”,这个此岸在东方,而把涅槃顿悟后无我无相的净土称为彼岸,这个彼岸在西方,所谓的“西方极乐世界”是也。佛祖抛弃世间的荣华富贵,苦行修为,冥思苦想,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到那个丢下皮囊、只有思想和灵魂才能达到的彼岸去,这一意象,和故人离世后留下音容笑貌在亲人的心里有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相似之处。

东方和西方就如同春分和秋分遥遥相望,农业社会里的春彼岸便是佛教里的“此岸”,自然崇拜里的秋彼岸对应的是极乐世界的“彼岸”,日本民间祭祀祖先的春分秋分彼岸节,就这样和佛教中哲学意义上的彼岸交织在了一起。春天河边赏樱,“此岸”人潮如涌,花潮如海,热烈喧嚣,花团锦簇;秋天山里石蒜盛放,山道曲折,无车马喧,林深寺孤,恰好暗合彼岸幽静离世之意境。

春秋彼岸节这两个节日原本是感谢自然而起,久而久之和祭祀祖先联系在一起,再后来又和佛教仪式融合,春彼岸和秋彼岸的祭祀活动里又加上了佛教思想和仪式内容。又因是在秋分时去寺庙祭佛,很自然地就把这个季节盛开的彼岸花附会成了佛经中频繁出现却又不明其义的曼殊沙华上。

日本文化里又有“物哀”一词,如樱花开放时的灿烂盛景都可以和青春易逝联系在一起,石蒜的倏忽而开更是容易联想到生命的短暂,它于是有了和死亡有关的象征意义。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彼岸花》里,从头至尾并没有出现彼岸花那艳红的花朵,但是在片子最后,父亲去看望出嫁的女儿,在路上哼唱了一首和歌,歌词“樱井已是春烂漫,暮色苍茫返故园”已然点题。在父亲的角度看女儿,她便是春彼岸之樱,青春正盛,婚姻美满,是灿烂的春景,自己渐渐老去,恰如与春天遥对的秋分,暮色苍茫,来日无多。

小津安二郎身上有旧式文人的含蓄雅致之风,即使用彼岸花作片名,也是借来暗喻,不张扬不喧哗,不歇斯底里。而日本另有一种讲述各种鬼怪神道的民间传说和类型小说,这里的彼岸花就没那么隐隐约约,而是极力渲染它象征的死亡氛围。日剧《三岛屋奇异百物语》的第一集就用《曼珠沙华》作片名,讲述因一个亲人自杀而引发咒怨、悔恨、痛苦、亡灵纠缠的故事。故事中石蒜花忽然开放在这家人家的庭院里,一家人念着曼殊沙华,言说不祥,应该铲去而没铲,使得来做客的客人见到花后冷汗淋漓,在离世前,于血红的曼殊沙华花丛里看到自己的脸。

在中国,石蒜并有这么重要的文化含义,只是因常在墓地旁生长,给人印象不怎么好。我小时候有一回去郊外远足,正是夏末,林下开了许多大红的石蒜花,当时并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只是觉得长长的花须伸展开来很好玩,采了两枝回家,外婆见了皱眉说,怎么把蟑螂花带回来了,快扔掉扔掉,这是坟堆上长的花。这才知道,在老人眼里,它是如此的不吉利。谁要在家里插这个花,如同吃饭时把筷子插在饭上,那是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