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正文

行唐故郡考古映现戎狄华夏化进程

2018-04-04 09:51:05  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不同文化在演进抉择中融合又抵牾的矛盾

作为鲜虞故地的行唐故郡,随着最近几年考古发掘的逐渐深入,精致唯美的青铜器,还有那些墓葬、灰坑、水井等遗迹和本身不起眼的陶片、骨蚌,为人们揭开了一座文化资源的宝藏。

夏商周时代的鲜虞——中山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笔。三起三落的鲜虞中山,在先秦时代的强国夹缝中创造了绚烂的文明。大沙河、滹沱河川原上的故郡,就是中山人世代生活的腹地和灵魂栖息的故园。虽然,浩繁卷帙里有关他们的记载仅有区区万字,却已经分明让人感到了一种奇异的气质。

齐瑞普介绍,此次考古所揭示的遗存面貌,显示故郡遗址时空和内涵与早期中山国密切关联,基本了解了墓葬分布规律,它们成组分布,散而不乱,大型墓葬沿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轴线排列,为研究早期中山国贵族墓葬制度提供了全新资料。积石墓狭深积石,壁龛内随葬器物或殉羊头、蹄,墓葬、车马坑内有殉人,随葬金盘丝耳环、大量绿松石及玛瑙饰品、斧、凿等青铜生产工具,大量殉牲马牛羊头蹄以及别具一格的车马装饰,在同期中原各国地区极为罕见;同时,车马埋葬制度及出土器物特征又显现其深受晋、燕等华夏系统文化的影响。

东周时代的中山国是唯一由非华夏族群戎狄建立的国家,记载甚少,充满传奇色彩。“目前正在勘探发掘的故郡东周时代古城、墓葬、居址,延续时间长、层位明确、内涵丰富,不但可以补充和完善春秋战国史缺环,而且为北方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打开一个重要窗口。”齐瑞普说,青铜礼器、车马陪葬等凸显了他们对中原先进文化的渴仰摹效,以槽通连的殉牲坑及北方特色的葬俗、器具等,又体现了他们对固有观念的难以割舍。不同文化在演进抉择中融合又抵牾的矛盾,是其进路与纠结的真实表达,强烈地反映出华夏系统文化与北方族群文化之间的融合进程。这些发现与研究,填补了冀中地区同期考古及历史研究的空白,为研究戎狄等北方族群的华夏化进程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张春长认为,放眼未来,建设故郡考古遗址公园是一个宏伟的构想,到那时,会有更多的人走进发掘现场,触摸时空迁移的中华民族的脉动,为民族和历史的源远流长而心潮澎湃、豪情满怀。

如果说行唐是一部皇皇巨著,那么故郡无疑是其中最为精彩的章节。故郡考古,则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回望行唐千年历史的窗口。(记者 耿建扩 见习记者 陈元秋 通讯员 杨惠玲)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04日 09版)

关键词:行唐故郡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25-03-31 17:53:32油菜花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25-01-16 09:41:03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25-01-13 10:30:03北京中轴线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