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社会,穷人生活都非常困难,这一年吃不了一顿肉,更别提饺子了。尤其到了年三十晚上,更是个关。谁家不想到三十晚上好好地过个年,能有顿白面饺子吃啊。但是有户人家,丈夫到了年三十晚上很晚很晚了,尚未拿钱归来。书中记载叫:“家中瓶粟早罄,年货毫无。”就是说瓶子里的米早就干净了,该办的年货一点没有。女人在家里把孩子给哄睡了,看到空落落的这么一个家,一筹莫展。正在这个时候,又听见旁边临家剁菜的砧板之声,“嘭嘭嘭”的。大家都在剁菜,唯有自己家冷冷清清,这女人也不知道自己的丈夫什么时候才能够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道明天这个年如何过去,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得四邻八舍人家笑话。怎么办呢?这女人痛苦到了极点,便拿起了刀在家里斩空砧板。一边“嘭嘭”地剁,一边眼泪“唰唰”地落。这个故事让人听了确实心酸。
这就说明,在过去,剁菜的时间和响声,对于一家是非常重要的。到了现在呢?到现在,你还真的不能够把自己家的菜板子剁的间太长了、太响了。怎么?不信你剁剁,剁不了十分钟,门口准有人敲门,谁啊?警察来了!怎么?扰民嘛!哪能这样啊?话又说回来了,现在谁还剁菜,谁还剁馅?到街上买块肉,在铺里,人家直接用绞肉机给搅碎了。或者直接在超市买搅好的肉馅。就很少有人再在家里剁馅了!不过到农村、到县城里,老百姓还是习惯在家里剁馅,怎么?有年味儿。这是剁馅儿的讲究。
饺子的形状也有讲究,尤其是年三十儿包的饺子,形状更有讲究。大多数的地区习惯保持传统的弯月状。这种形状包制时,要把面皮儿对折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圆形边缘捏制而成。要捏细捏匀,谓之“捏福”;有的人家,还要把捏成弯月形的饺子两角对拉捏在一起,成元宝形状,摆在盖帘上,象征着财富遍地,金银满屋;还有的人家,要把这个饺子捏上麦穗形状的花纹,像一棵一棵颗粒饱满、硕大无比的麦穗儿,象征着新的一年会五谷丰登;但更多的是把饺子包成几种形状,来预示着来年能够财满屋,粮满仓,生活是蒸蒸日上。
饺子的摆放也有讲究。首先说,年三十儿包的饺子不能够乱放,民间有句俗话叫:“千忙万忙,不让饺子乱行。”咱们平常包饺子,横排竖排,乱七八糟,什么地方都放,那无所谓。年三十儿包的饺子是坚决不能这样。在我国的山东等地,包饺子时用的盖帘儿要用圆形的。先在中间摆放几只元宝形的饺子,然后绕着元宝一圈儿一圈儿地向外逐层摆放整齐,民间俗称叫“圈福”啊。有的人家,甚至规定盖帘无论大小,每只盖帘上只能摆放九十九个。为什么只能摆放九十九个,而不能够摆放一百个呢?因为,人事不能够太圆满了!月圆则仄,水满则溢。咱们中国人最讲究这个,凡事儿不能到了顶点,幸福到了顶点,肯定往下滑。所以,任何的东西都求一个极,而不求一个致。故此,盖帘儿之上只能放九十九个,都很圆满了。而且这九十九个饺子要布满整个盖帘儿。因此,只能靠调节饺子的间距和行距来实现,谓之“久久福不尽”。
关于排饺子的习俗在我国的民间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说很久以前,有一个贫困的山村,在山村里面有一户人家很穷,一年到头儿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到了年三十这一天,家里没有面,也没有菜,听着四邻的剁菜声,这家心急如焚。怎么办呢?大年夜不能不过啊。这要是没顿饺子吃,来年还得受穷。没办法,只能向亲友们张口借来那么一点白面。和好面后,又胡乱弄了点乱七八糟的野菜杂和菜,凑成了一点儿饺子馅儿。要按现在来说不错了。怎么?野菜馅儿的嘛,还有营养呢!但在那个年代,就不成馅儿了。没办法,就这么多东西,凑活吧。就包起饺子来了。因为面是借来的,所以这一家人包的饺子就格外地珍贵。包的时候也仔细,细细地捏,细细地按。包好了摆放的时候也一圈儿一圈儿,由里到外,摆的是整整齐齐,非常美观。摆好之后就放在了自己家的灶台之上。等到明天大早儿好下锅煮着吃。这一家人就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