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80年代,数不胜数的非华裔纽约人开始在唐人街内品尝中餐。1885年,有人撰文声称,已经有数千名纽约人体验过了“东方”餐宴。三年后,至少有“500名美国人经常在中餐馆里吃饭。
今天,炒杂碎在美国许多地方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遗产,又一场食物热潮在历史的演变中走向了终点。即便有人还有印象,也都只将炒杂碎当做一种由猪肉片或鸡肉片混合豆芽、洋葱、芹菜、竹笋和荸荠做出来的杂碎,等到所有原材料都烹饪得松软发烂、风味全无时,再拌上一种黏稠又微微透明的酱汁,和着米饭一起下肚。
但在19世纪的纽约,“炒杂碎”的定义远远不止这么单调。许多早期资料中都提到,有的杂碎还包含鸡肝、鸡胗(也可能是鸭肝、鸭胗)和牛肚、豆芽、“真菌”(可能是木耳)、芹菜、鱼干,厨师们想加什么便加什么,此外还会添加香料和“seow”(抽,即酱油)等。记者们不仅将杂碎描绘为纽约华人的主食,甚至还称其为“中国国菜”。1893年,对这一主题早已颇有研究的艾伦·福尔曼写道:“炒杂碎之于中国佬,就好比什锦菜之于西班牙人,或猪肉与大豆之于我们波西米亚人。”
只是,中华菜肴历史悠久又丰富多样,这样的见解无疑是错误的。但如果福尔曼只接触过来自珠三角地区的华人,那这番“中国佬偏爱杂碎”的言辞也可能站得住脚。无论如何,人们对其中某一点是确信无疑的,即炒杂碎是一道由动物内脏与多种蔬菜爆炒而成的食物,起源于以台山为中心的四邑区。
彼时,中国菜——尤其杂碎,开始了一场缓慢但志在必行的旅途,它将俘获美国人的认同和欢心,并掀起一阵全国性的饮食浪潮。1896年春天,纽约传来消息,中国北洋大臣兼朝廷命官李鸿章将在本年度来访当地。李鸿章又任中国直隶总督(直隶是指北京周边的省份),一直以来,美国的中国事务观察家都将他视为提振中华和革新中华的主梁。李鸿章此次访美的目的是要改善中美关系,就《排华法案》与华人在美国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提出抗议(而这反过来或许也能提升他在本国的威望,毕竟不久前,他手下的水师才刚刚败给日本海军,他也蒙受了奇耻大辱)。8月末,他乘坐圣路易斯号汽船在纽约港口登陆。纽约人倾巢而出,从唐人街到第五大道,所有人翘首驻足,急切地等候着这位身穿黄袍马褂、年老体弱的大臣。自登岸起,就有一列步兵护送着他前往第五大道33街的华尔道夫酒店,那里已经为他准备好了皇室套房。他每走一步,都有一大批报社记者争相记录他的行为举止。
不久,《纽约晨报》在周日增刊中就整版刊登了这些菜品,标题为“李鸿章的鸡肉大厨在华尔道夫所做的奇怪菜肴”,其中有:米饭、燕窝汤、油焖杂碎(即炒杂碎)、鸡汤、猪肉香肠、鱼翅汤等,几乎算是美国历史上刊登得最早的中式菜谱了。该报记者认为,杂碎已经在美国获得了不低的人气,便也刊出了它的制作方法,如下:
将一定量的芹菜切碎,再将干香菇泡发,切入些许生姜。将鸡杂放入花生油中炒到微熟,再加入其余原材料和水混炒。最好吃的料子是猪肉片和干墨鱼块以及在潮湿环境下发芽的大米。这些芽苗大约2英寸长,尝起来非常柔嫩可口。除外还应该添加一些酱汁和花生油给这锅油腻的食物调色。接着,你就可以尽情享用了。倘若你能消化得了,就肯定可以像李鸿章一样长寿。
这仍然属于农家的炒杂碎,而非李鸿章所吃的菜肴。事实上,这些食谱与勿街及佩尔街粤式饭店内的菜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不由得让人猜想,兴许它们就源自于当地的某家饭店呢。但不管怎样,这便是“李鸿章将杂碎引入美国”的由来,而这样的都市传奇故事至今仍然在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