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中华文学 > 正文

林培源:现在所走的路早已预埋了种子(5)

2016-12-22 15:09:00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17比较难忘的梦境?

我经常会梦见自己的双脚被人绑住或是背负了很沉的东西,腿感到又软又沉,难以站起来,完全走不动路。这几年都会做这样的梦。

18你最自豪的能力?

我有强悍的自我规训和管理时间的能力,这是我最津津乐道的。

(问:这是怎么形成的?)

这跟我在深圳大学的求学经历有关。深圳是一个讲求效率的城市,所谓“深圳速度”嘛。我在深圳上学时,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很充实。当时在一个朋友的影响下,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拿小本子记录一下每天都要做什么事情,坚持了两三年,写了三个本子。后来手机更方便了,就把要做的事备忘在手机里,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当然负面效应是,我因此变得非常焦虑……

19对前段时间在地铁上丢书的看法?

我觉得丢书是特别愚蠢的一个行为。据说有些书丢在地铁,没有人去拿,没有人去捡,后来这些书就被扫地的大妈清理走了。我觉得推动国民阅读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种方式可能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中国人平均阅读量低,并不是喊喊口号、在地铁里丢几本书就能改变的。

20你偏爱哪种颜色/音乐类型?为什么?

白色/民谣。它们让我觉着舒服。

21你喜欢的电影?(三至五部)

《超脱》,没什么特别的原因,这部片子拍得很忧郁,把我看哭了;伯格曼的《野草莓》,我喜欢电影里溢出来的超现实,虚虚实实的东西;杨德昌的《一一》、侯孝贤的《风柜来的人》我也喜欢,我喜欢有些“陈旧”的片子,而好莱坞的大片,真的就是消遣而已。

22现在的研究方向?完成博士学业后有什么打算?

我初中时就读了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高中时读卡夫卡。后来对外国文学感兴趣,研究生选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个专业,我现在的研究方向是现代文学。国外的很多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归入比较文学专业的,所以我转去做现代文学并不奇怪,毕竟现代文学天然带有比较文学的基因,它是在中西交汇中产生的,而且现在越做越觉得有意思。

博士毕业后想进高校当老师,希望可以一边教书,一边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对我来说这是比较理想的生活状态。

本版文并供图/刘雅麒

首页上页...23455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