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讯 > 正文

青年温家宝的地质往事:来自四十年前的脚步声(3)

2016-05-05 09:51:02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据兰方回忆, 有一次因为要整理野外资料,不能钻被窝,队员们冻得手脚麻木,温家宝和队友们就在帐篷里生火。“结果帐篷太封闭,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家宝一氧化碳中毒,后脑勺疼了好久。”

“在野外的考察中,我们要顺着深沟爬至山脊,直到冰雪覆盖的地方。”温家宝在书中描述,从深沟到山脊,多数时候并没有路,“很多时候到达工作地点,直线距离两公里,要走三四个小时。”

兰方说,当年温家宝身体比较单薄,算不上强健,但每次上山他都走在前头。“由于山高缺氧,每走一步都困难,有几次我试图追上他,但终未能如愿。”

马海山说:“当时的野外测量和标本采集,近的地方一个来回要走上一天。远的,要带上睡袋和帐篷,在山上露营。”

马海山告诉新京报记者,他和温家宝曾多次遭遇险情。最危险的一次,大雨下了三天,扎在半山腰的宿营地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大洪水。一米见方的石头被水流推着滚动,等队员们反应过来,帐篷已经埋到半截。他们救出一个被困的队员,一分钟不到,帐篷就被泥石流掩埋。

“除了野外考察的艰辛和危险,最苦的是搬家。” 刘霄祥说,“做区调,野考面积广大,要不停地迁徙。小搬家一周一次,大搬家十几天一次。一次小搬家几十公里,大搬家上百公里,还要搭帐篷、支炉子。搬家途中,遇到沼泽沙坑,车马陷进去,要人力去抬。”

在马海山记忆里,当时和温家宝一起工作的时候,搬家靠牦牛,跑路线全靠双脚。

温家宝在书中写到,在祁连山区的荒野深沟中,“我经常背着装满石头样品的地质包,一步一步向高山攀登,累了就靠着山崖歇一会儿,然后就继续往前走。我从不敢坐下,生怕再也起不来。”

80岁的任丰寿是温家宝在甘肃地质局工作时的同事。他在祁连山搞过勘探,曾任甘肃省地质局副总工程师,退休后居住在北京。

任丰寿说,“那不是走走停停到一个地方旅游。到达考察点后,你要打标本、做记录,那既是体力活,也是脑力活。”

“他是真心热爱这份工作。”马海山说,“我们这个分队工作艰苦,很多人不愿意呆下去,人员流动很大,从1969年到1974年,来来去去近二百人,留到最后的只有我和温家宝。”

接受采访的多位温家宝的老同事都认同一个事情:地质工作很艰苦,但在温家宝身上,却激发出一种向上生长的蓬勃力量。

温家宝在1970年7月的日记中写道,“近来,常跑远路线,几乎每天都要上到4500米以上,经常到4700米,4800米。吃得很多,一天可吃一斤四两,甚至到一斤八两”。在1974年5月的日记中,他又写道,“出野外半个月来,我的体质明显有所增强。脸黑红黑红,胖了一些。”

野外生活枯燥,地质队员们会苦中作乐。“完成一天的工作,收队的时候,大家会一边走一边唱歌。”兰方说,那时候我们唱的最多的是《地质队员之歌》。

兰方回忆,温家宝总是很乐观。在艰苦的环境中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和生活。有时,骑在牦牛上唱完歌后,还会唱几口京剧,像《借东风》、《打渔杀家》等。

温家宝在书中也提到自己唱歌的事:“有时,骑着牦牛或骆驼要走上一天,我一边走一边唱,把从小学会的歌曲都唱上一遍,空旷的山野,只有我的歌声在山谷里回响。”

“山怀抱着云,云环绕着山,山在云中若隐若现,变幻无穷,神奇奥秘,宛如仙境。”看到温家宝在书中这句话,一位老同事有些费解:“在山上那么苦的日子,怎么在他的回忆中这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