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守艺页面 > 守艺中华 > 正文

崇明土布的“进退”持守与生活还原 ——中华网探访手艺人何永娣(2)

2016-10-13 16:37:33  槛上人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妈妈予我织布机前的陪伴。”

如今,当我们谈论民艺的时候,其实是在谈论什么?它首先应该是一门行当、一种生技;其次,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当我们重提与号召保护、传承、还原一门技艺的时候,所谓匠人精神也好、文化艺术传承也罢,其实更重要的是还原一种劳作的感受:正如永娣所讲述的,在距离现代生活尚且不久远的日子里,自小母女两人于织布机前的陪伴…

崇明土布的“进退”持守与生活还原 ——中华网探访手艺人何永娣

何永娣 摄影/彭辉

“其实我对土布的兴趣是自小就有了。小时候妈妈白天得上班,只有晚上等她回来了才能真正的陪伴我,她一边织布、一边看着我写作业…”早年间,传统的生活场景、情感传递往往都是和手工劳作联系在一起的。永娣从七八岁开始学习织布,收藏土布则是开始于2000年前后。她说,“八岁的时候,妈妈就会教我纺纱;而要到12岁以后,妈妈才会真正教我织布。”说起来入情入致,实则手作技能每一个阶段、步骤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些朴素的经验道理。八岁纺纱,是因为此时女孩的手小而柔,纺出的纱是又细又韧;至于要到12岁后才操习织布,则是因为此时孩子的身高与手臂长度才可够得上织布机与梭子的运用。当永娣讲述她与崇明土布的渊源时,整个人都显得深情动容,彼时一板一眼的技艺,幻化成一个场景与情境的重现。

崇明土布的“进退”持守与生活还原 ——中华网探访手艺人何永娣

北京国际设计周“民艺转化的生机”展示的崇明土布 摄影/杨红军

手作是人类传承深处最直观的记忆符号,它一方面提供了人类生息延绵的所仰仗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则是作为人们精神连接、情感沟通的纽带和呈现方式。若是追溯崇明土布的源流,其实也与一方水土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崇明土布据记载始于元末明初,明嘉靖年间的崇明知县夫人来自广西,她把自己娴熟的织布技巧传授给当地百姓,此后四百多年,崇明一跃成为全国纺织大县,产品远销海外。民国初,崇明拥有布机10万架,年产量高达250万匹,年收入100余万银元。正如永娣与大家介绍的所言:“其实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崇明还是织土布的。在崇明,45岁以上的女士基本都织过布。”土布不仅仅是一种手作民艺,它寄托了崇明人对审美的判断与追求。在旧时,崇明土布的最大用途是于婚嫁,每个崇明少女在嫁人前要自己纺织好十匹布。“在崇明,看人结婚,其实就是去看布的。”布织得好不好,是衡量一个姑娘能耐的标准,是一家人的颜面。人们会根据织布的手艺,来判断一个人的精神价值。

崇明土布的“进退”持守与生活还原 ——中华网探访手艺人何永娣

井字布

在展览中,永娣向大家展示了另一种极具崇明地域性特征的“提花布”,此布种以四个踏板的织机织就而成,其中两个踏板负责织出底布,另外两个踏板进行上面的提花。提花一般是“井”字纹,母亲亲授于女儿此布技法,女儿织就而成,寓意今后治理家庭井井有条。此种布扣合了过往崇明土布主要用作婚嫁时展示女性才干、以及寄予美好生活祝愿的寓意与用途。据此,永娣在对崇明土布进行广泛收藏的同时,对其上万种花色图案纹饰的含义、寓意也进行着归纳整理,她不仅是想对一门古早的技艺进行物质化的呈现,更重要的是对其精神世界的诠释与重构。

诚然,手作的断代来自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商品的物质价值永远跑不过时代,但经典的生活方式却不会过时。因此,对于手作而言,其最好的保护措施与传承手段,恐怕是让人们去到真实的劳作场景中来体验,端看创作者的构思与灵感,感受一种经典的生活方式,浸淫于传统文化源流,让手作来到你的实际生活中。

——槛上人|10月5日于京

(责任编辑:腾黎 CA002、刘畅 CC002)

本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