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时代和心灵的感光--新中国电影回顾

  50年前的4月,中央电影管理局在北平宣告成立。同月,东北电影制片厂的第一部长故事片《桥》亦告摄竣。在中国电影史上,这是两件大事--前者体现了人民政权对电影事业的高度重视,后者则标志着一种新的生活场景和新的形象谱系从此将全面跃上银幕,它们共同构筑起了一块时代电影和电影时代的醒目界碑。

  时光荏苒。与祖国一同走过不寻常的50个春秋的新中国电影,已经为我们创造了一串值得自豪的数字——3100多部故事片,1100余本美术片,7700本科教片,1.3万余本新闻记录片(不含“文革”时期);而改革开放20年来,获国际奖的就达300余部次,获政府奖、金鸡奖、百花奖这国内三大奖项的有600余部次。毫无疑问,这串数字足以引发我们对电影未来的美好遐想。

创造民族新电影

  新的时代为电影人带来了旺盛的艺术创造力。就在共和国诞生后的最初两年里,银幕上便出现了《白毛女》、《我这一辈子》、《新儿女英雄传》等一批数量可观的佳作。作为新中国电影的“光焰夺目的片头”,这些银幕佳作体出了艺术家们的一种从未有过的创业和创造精神。此后,艺术家们在“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新电影”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前后,电影工业体系日渐完备,影片数量逐年增加,艺术质量也稳步上升;此间问世的《柳堡的故事》、《祝福》、《新局长到来之前》、《渡江侦察记》等作品,以题材内容的丰富性和风格样式的多样性,展示出了新中国电影的初步繁荣景观。而1959年更是一个难忘的年头。在对“大跃进”等造成的负面影响适时纠编之后,电影界以大面积的艺术丰收“神奇”地推出了下个空前的创作高峰。这一年的九、十月间,《林则徐》、《林家铺子》、《红旗谱》、《青春之歌》、《五朵金花》、《今天我休息》等35部优秀影片,作为国庆10周年厚礼在“国产新片展览月”上集中展出,它们以鲜明的民族审美风格和浓郁的时代气息,显示出了新中国电影成熟而迷人的艺术风姿。

  进入60年代后,随着基本国策和文艺政策的进一步调整,电影界在1962年开始的3年时间里再一次掀起了创新浪潮,此间拍摄的《红日》、《李双双》、《农奴》、《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影片,无论是在社会历史场景的再现抑或是在心灵历史的呈示上,都有着令人瞩目的建树。

  《柳堡的故事》(1957年)
  在战争叙事中融入健康的抒情场景,是“十七年”不少军事题材影片至今魅力不衰的“奥秘”。这部由新中国第一位女电影导演王苹执导的《柳堡的故事》,以女性化的视听语言,述说了一段兵民之间的经历,从而使人们对战争历史的追忆平添出一份浪漫和温馨。
  《林家铺子》(1959年)
   这是“十七年”诸多以名著改编的方式成为银幕经典的创作范例之一。影片所传达的中国古典美学神韵,始终是研究者们饶有兴趣的。
  
  《农奴》(1963年)
  《五朵金花》、《刘三姐》等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曾经为观众留下了长久的美好回忆。其实,这部反映西藏民主进程的《农奴》,在电影史上可能更占突出地位。它以版画式的粗犷、遒劲的光影处理,成为“摄影参与剧作”的一个极佳例证。18年以后,它在马尼拉为新中国电影夺得了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大奖。

   关闭窗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