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守艺中华|手工,这个安全又沉重的壳

2017-11-30 16:18:54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条

转型商业运作的努力

刚刚从与北京国际设计周合作的展览中走出来没多久,刘浩鹏又开始投入到新的拍摄项目中,在位于北京五道口附近的工作室里忙着拍摄现场的布置。除了现场拍摄,这个工作室还会承接一些诸如文化沙龙、电影放映类的活动。

“这个场地是《蜗牛》杂志的创刊人邓超找到的,目的是想把这里做成一个集手工艺展示和销售的场所。之所以会选择这里主要还是考虑到五道口的人气还是很旺的,清华等高校就在附近,我们身边的很多朋友也都在附近,周末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也很方便。”就在刘浩鹏介绍创办这个活动空间的初衷时,几个年轻人陆陆续续走了进来,彼此寒暄几句,便围坐到了场地中央的长桌旁,投影仪的幕布悬挂在长桌一侧,自然也就充当起来屏风的角色,也预示着一场文化沙龙即将拉开帷幕。

蜗牛手艺工坊在大栅栏策划的主题展览

蜗牛手艺工坊在大栅栏策划的主题展览

活动空间位于北京五道口附近的住宅楼地下室,七八十平米的一个开间被不同家具自然分割成几个大大小小的功能区。门口处有一个类似吧台的区域,用来售卖饮品和小吃。过了吧台再往里走,就是空间的主题区域了。靠近吧台的一面墙被几个大大的书架占据了,文学、历史、电影、设计、······各种类别的书籍安躺在被分配到的格子里,即便有些东倒西歪的,也不至于侵占隔壁的“领土”。空间中央是刚刚提到的长桌,这时候,围坐在一起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小声地聊起了天,桌上的小橘子和瓜子被冷落了起来。与投影幕布相对的长桌一侧是一个简单的摄影棚,里面摆放着刘浩鹏跟工作伙伴刚刚布置起来的背景和灯具。手工坐垫、《蜗牛杂志》、展览海报、各种各种的手工艺小摆设散落在空间大大小小的角落里,有些凌乱却有很温馨。

我们围坐的是一个用两扇从农村淘来的旧门板改造而成的长桌,几个小橘子鲜艳的外衣让门板粗糙的文理活跃起来,有种“枯木逢春”之感。“这个空间是2014年年底开创起来的,在后续的经营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虽说是在地下室,每月一万多的场地费,再加上水电费用,运营成本依然很高。”刘浩鹏说,位置相对封闭,来到这个空间参观的人没有达到预期的数量。目前这个空间是靠工作室的其他项目收入和成员朋友的资助来维持的,“受挫感肯定是会有的,不过大家也还是想继续保留着这样一个可以聚会活动的场所,都在尽力维持着这里的运转。”

“民艺转化的生机”主题系列活动上参与现场互动的小朋友 摄影/杨红军

“民艺转化的生机”主题系列活动上参与现场互动的小朋友 摄影/杨红军

展览,或许的维度

结识刘浩鹏是在2016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第二届“民艺转化的生机”主题系列活动上,蜗牛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组织策划了该项活动,邀请国内一些在民艺传承和发展上做得比较好的手艺人前来参展,并进行交流。2016年,承前启后;2015年和2017年,此项活动也顺利完成。“通过展览的形式把在民艺的精华向人们进行宣传和推广或许是一条可以继续探索的道路。”经历了办杂志、开办实体空间的挫折,刘浩鹏他们并没有放弃在民艺领域的探索。

“《蜗牛》杂志在行业内有了一些影响力,身边的朋友也不断做着宣传。2015年,一个朋友在北京杨梅竹斜街负责文化艺术展览的工作,给了一个30平米左右的小院子,让我们做一个与民艺有关的小展览。”展览最后的呈现效果很好,大家给了不少肯定。

还是通过朋友,也是杨梅竹斜街展览的成功,刘浩鹏他们应北京国际设计周主办方邀请把展览搬到了更加过阔的平台上。与北京国际设计周上的展览相衔接,工作室的设计师会带着筛选出来的项目和展览到国外的孔子学院的主题活动上参展。


“民艺转化的生机”主题系列展览现场 摄影/杨红军

“民艺转化的生机”主题系列展览现场 摄影/杨红军

相关报道: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