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地球卫士—塞罕坝

2018-09-10 16:17:26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条

塞罕坝系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在清朝属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因开围放垦、匪患火灾,到新中国成立时,塞罕坝已退化成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坚持植树造林,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2017年12月,塞罕坝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榜样”。

地球卫士—塞罕坝

地球卫士—塞罕坝

在改善自然环境的同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塞罕坝开始探索生态旅游之路。1983年林场转入营林为主的新阶段,老一辈务林人高瞻远瞩,把森林旅游作为二次创业的支柱产业。为更好地保护资源和发展旅游,1993年5月,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了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公园总经营面积140万亩,其中森林景观110万亩,草原景观20万亩,森林覆盖率80%,公园内动植物种类繁多,夏季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25℃,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m³,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空气中负氧离子平均含量2000—3000个/cm³,最高峰值达到84600个,是一个“天然氧吧”和“自然空调”,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地球卫士—塞罕坝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