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包头11月11日电 (尚虹波)在11日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固边工程(以下简称“广播影视固边工程”)交流会上记者获悉,内蒙古陆续投入3.2亿元在20个边境旗市实施此项工程,为19万边境地区农牧民及边防官兵筑牢“精神长城”。
内蒙古位于中国正北方,有4200公里边境线。根据2014年调研,内蒙古的边境旗市有19万农牧民和边防官兵的生产生活条件较为恶劣,其基本的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等文化需求难以满足。
2015年开始,内蒙古新闻出版广电局实施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进边境、进农牧户、进口岸、进军营哨卡的广播影视固边工程。
内蒙古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姜伯彦介绍,广播影视固边工程已经实施2年,共投资3.2亿元,新建数字书屋500个,向边境牧民发放“百部精品实用蒙古文图书”100万册,建成广播电视户户通5.89万套、应急广播村村响终端1340套等。
“现在看电视很方便,既能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也能看我们当地的那达慕节目,我们很满意。”在内蒙古包头市达茂联合旗的草原深处,牧民布图白音对中新网记者说。
内蒙古政府副秘书长许宏智介绍,内蒙古既是祖国的北大门,又是多元文化交流交融的主战场。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步伐加快,信息化快速发展,这样的举措在边境地区尤为重要。
“实施广播影视固边工程是以先进文化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的创新实践。”许宏智称,这项工程使得内蒙古19万边境农牧民和边防哨卡的官兵免费收看到57套卫星电视节目和本地区地面电视节目,收听到40套广播节目和一套新增蒙古语广播节目,阅读到上百部精品蒙古文图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