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题:从代步到骑行——重构中的中国自行车文化
新华社记者林德韧
在里约奥运会上,一组场地自行车比赛的照片流传甚广,参加女子自行车团体竞速赛的中国选手宫金杰和钟天使的头盔上分别画上了“花木兰”和“穆桂英”的京剧脸谱,最终她们连续打破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并最终夺冠。奥运、金牌、自行车、文化、艺术……这些关键词,就这样被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力。
这是中国自行车运动的一次突破。说到自行车,中国人再熟悉不过,自行车代表着一种文化,随着时代的不同,这种文化的内核和外延也在不断经历着变化。
曾几何时,自行车是中国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几乎是家庭必备,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自行车,中国也被一度称为“自行车王国”。在那个时代,自行车的功能是生活和生产,更偏重于实用,自行车文化中的运动元素并不算多。
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跟自行车打了几十年交道,对于自行车文化的变迁也有着切身感受,“在八十年代大学毕业刚工作那会儿,去单位上班,除了班车之外,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我当时上下班也都是骑车。”马中超说。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拥有汽车的家庭越来越多,“四个轮子”开始逐渐替代“两个轮子”。马中超向新华社记者透露了一个数据:“在1986年,北京市自行车占公共出行的比例是68%,而现在这个数字是17-18%,前些年一度降到了12%。”
“当时大家一度觉得自行车是一个夕阳产业了,因为国内就快没有市场了,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滑坡?因为中国缺少自行车文化。”马中超说。
代步功能被替代,以“实用”为基础的原有的中国自行车文化正在逐步消解,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提供的数字,近几年中国自行车的产量每年8000万辆左右,其中超过七成用于出口,中国人对自行车,仿佛已经没有那么热爱了。
不过,越来越多的汽车虽然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带来了诸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占用空间等新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绿色、环保、健康为新标签的自行车,迎来了又一次发展良机。
马中超这些年一直在做的,就是自行车文化的推广和普及,他说:“未来中国自行车产业的升级,在坚持技术创新路径的基础上,还应考虑文化创新的新路径,即充分发挥文化的强大关联作用,促进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从2010年开始,“低碳行动,骑行中国”活动已逐步成为自行车行业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一系列骑行、论坛等活动,杂志的出版,都在为中国自行车新文化的普及添砖加瓦。由中国自行车协会参与主导亚洲自行车产业协会等等组织,也让中国自行车文化有了更多通向国际的渠道。
低碳,绿色文化;健身,体育文化;省钱,经济文化。从代步到骑行,中国自行车文化正在经历一次重构,并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
目前,在中国进行的职业自行车赛的数量并不算多,但每年业余性质的骑行、骑游活动数量迅猛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每年举办的大大小小的自行车赛事、骑行活动,总量已超过3000场。与之对应,我国骑行爱好者总人数多达2000万人,且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
由北京天阜体育运营推广的2016环渤海不间断骑行就是其中之一,该活动紧扣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及京津冀整体规划政策,采用环渤海区域大段临海路线,途经数个景区,将自行车观光、旅游、竞技等元素结合了起来,这样的“融合”在近年来的自行车办赛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