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安妮宝贝改名两年后推出首部摄影集《仍然》(1)

2016-12-16 16:32:06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张玉瑶

两年前,安妮宝贝改名庆山,并随后以新的笔名推出了两部散文集《得未曾有》和《月童度河》。最近,她又推出了新作《仍然》。不同于以往的文字叙述,《仍然》主体上是一本摄影册,是她的第16本书,也是她自2000年推出第一本书《告别薇安》开始,至今正式写作出版的第16年。

自开始写作,庆山就有用照片来表达呈现的习惯,但照片越过文字成为第一性,《仍然》尚属首次。她不是专业摄影者,只是以摄影来记录那些漂流而过却承载着记忆的时刻。书中共分为“旅途”、“她”、“孩童”三个部分,她用照片和一如既往细腻的文字分别呈现出与之相关的种种细节,也成为一种对自我的别致回溯。

仍然:“我没有在写完全不同的东西”

《书乡周刊》:上次在《月童度河》新书发布会现场见你时,你头发剪得很短,说是想“体验一下人负担很少的状态”。你一向比较低调,很多人可能也不是很清楚你的近况,能不能描述一下现在的生活状态呢?

庆山:上次出版《月童度河》之后,中途出门旅行了几次,孩子有短假,带她去昆明、泸沽湖、丽江、重庆、大足石窟等,主要是为了让她见到一些与北京不一样的地貌和人文呈现。我自己则一直在准备写长篇。

《书乡周刊》:这本旅行纪念摄影册叫做“仍然”,从“安妮宝贝”到“庆山”应该是很大的改变了,你的“仍然”是想强调和告诉读者什么呢?

庆山:这本书本来是英文书名“Still”,因为这个词里包含了很多含义,有延续也有寂静、静止的意思,代表一种比较坚定和浑然的状态。但是因为出版要求需要中文书名,所以挑选了“仍然”,这个词就只能代表一部分语意。我是改了笔名,但这只是笔名的改变,作者的质地并没有改变。作品前后期有一定区别,前期情爱探索比较多,后期更侧重精神哲学、生活感悟,但作品本身的气质、风格也没有改变。我并没有在写完全不同的东西,只是往更深处、更远处。

《书乡周刊》:《仍然》的每一章开头,都有一些很特别的标点符号,“旅途”是“,、。”,“她”是“,;…”,“孩童”是“,?!”,能不能解释一下它们指代的是什么意思?

庆山:这是出版公司编辑的思路,我没有问过。我猜想大概是用写作中的标点符号来代表这三种不同主题的特性,比如“旅途”是停顿和回归,而“孩童”是神秘和惊喜。

庆山:“我用自己的方式生活”

《书乡周刊》:第二个章节“她”,是关于你自己的印记,从你文字里的情感看,以前会有比较强烈的挣扎感,后来慢慢变得宽宏、深厚、宁静起来,这种转变都缘于一些什么原因呢?有没有哪些不变的主题?

庆山:个体应该是这样的发展,而不是别的越走越窄的轨道。我们要尽量去学习、修行,获得更多的智慧和内心的开阔,这样这一世的生命会有所升级。不应该固守于任何过去的成绩,要能够有勇气一次次重新出发,不断踏实地往前走。

《书乡周刊》:你在书里面称呼自己作“一个旧式样的人”,这更多是说生活方式还是内心状态?

庆山:包括生活方式和内心状态。我与现在这个异常喧嚣、浮躁和肤浅的时代有些脱节,虽然它看起来也很先进便利,但我不想追随它的节奏。我遵守自己内心的节奏。所以,我用自己的方式生活。

《书乡周刊》:上次参加《月童度河》活动,现场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状态,没有粉丝,也没有拍照之类。你会很抵触和外界的接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