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北京南锣鼓巷改造后小门脸扎堆不再 唤回老街坊的乡愁(3)

2017-08-20 09:01:00    工人日报  参与评论()人

与老手艺一起被人们关注的,还有老匠人。在从事摄影业务的“祥升行”,游客们看着墙上挂着的一幅幅人像摄影,很多人都会停下来边欣赏边赞叹:“真像油画一样啊!”把人像摄影拍成艺术品的是年近70的摄影老匠人戴文济,今年6月,他被南锣鼓巷所在的东城区交道口街道评为首届“南锣工匠”。“把我师父教给我的那些东西传承下去。”戴文济说。

和他一起被评为“南锣工匠”的还有90后。记者见到1992年出生的石国富时,他正用双腿夹着刀柄,一把30厘米长的刀左右翻飞,将竹子削薄抛光。慢工出细活,一把小小的扇骨,需要他两天耐心地打磨。为学习手艺,他曾远赴浙江安吉封闭式学习,现在又计划着去苏州拜访大师王建和曹小弟。

传统艺术也正在回归这里,同为90后的张天赐,如今担任南锣职工曲艺社首任社长一年有余。最初他学的专业是动漫制作,后来却在传统曲艺中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定位,从“检场”时摆放坐椅带客人,到自己排场负责节目编排,再到亲自登场受到欢迎。这位年轻的社长还在利用社里的条件帮助在京的大学生曲艺爱好者们。

平衡居民与游客

不过,即便传统文化回归,南锣鼓巷依然面对着一个难解问题,如何把握历史文化保护、商业发展和居民人居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业内人士看来,彻底停止商业,或者迁走所有居民,都不是良策。因为,失去了游客和居民的南锣鼓巷,都不再是过去的街区,只会剩下一个空壳。

事实上,如何平衡居民与游客之间的关系,国内其它历史文化街区同样要面对。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文化规划中心主任钟晟说:“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要有文化价值,而不是简单修复成仿古一条街,要深入挖掘街区形成的历史渊源,彰显对当今社会所具有的文化影响和文化联系,这样历史文化街区才不会成为空壳。” 在他看来,历史文化街区要有文化生活空间,不应该割裂其与文化生活空间之间的联系,而应该尽可能地展现其原本具有的生活方式和商贸活动,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并让游客得以体验和感受。

为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南锣鼓巷整治夜晚音乐、灯光,整修街道和下水系统,划定居民生活区和旅游区,并在胡同口安排专人看管。更为关键的是,这次改造颁布了《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管控导则》,这是北京地区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第一部地方准则,在整体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严禁大拆大建、逐步拆除违法建设。无论是公房还是私房、胡同内的公共空间怎样保护、如何修缮都有章可循。这对日后其他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