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三星堆布局也是斜向 为何各地斜向古城这么多?

2017-11-25 10:55:02    华西都市报  参与评论()人

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中原文化搞的是正向方位,古蜀国搞的是斜向方位。

但是,中原文化的正向方位,是在西周建立后才施行的,此前,其方位系统还是斜向的。

所谓正,是面对参照物而言;所谓斜,是从地理角度来看的。

所以,古蜀国的斜向方位是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结合自身实际,形成的一套独立系统。

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复杂,我们还是从历史的发展中去寻找脉络。

《史记》记载,黄帝与正妃嫘祖生了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玄嚣继承了黄帝的大位,昌意则被贬居到了若水(今汉源县境内)。

昌意的儿子颛顼有德行,颛顼到中原继承玄嚣的大位。

颛顼离开蜀地后,他的部属及部分家人仍留在了蜀地,他们就是古蜀先民的组成部分。因为这种关系,他们应该与中原保持着一定的联系。

中原的商末周初之际,古蜀主政者换成了杜宇。周成王举行诸侯大会,杜宇王朝派人参加,成为西周诸侯。按西周制度,杜宇王朝也实行两都制。

杜宇王朝的前任鱼凫王朝,定都在三星堆。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来看,有着与中原文化千丝万缕的关联性。

这表明,三星堆遗址乃至后来的郫都古城遗址,是受到中原文化影响的。

吕衍航博士在《古代建筑与天文考古》论文中说,中国在汉朝以前,坐西朝东一直是城市建筑设计的原则。此后,中国的古建才逐渐出现以南北为尊的格局。

坐西朝东的布局,是否就是正向呢?

2015年6月18日,中国社科院在北京举行山西陶寺遗址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陶寺遗址有可能是尧都,即尧帝时期的都城。

陶寺遗址的一个重大考古发现,是发掘出了4700年前的陶寺观象台,这是至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遗址。

根据测算,冬至那天,陶寺观象台看到的太阳,是东偏南35°。

这表明,当时乃至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臣服于中原文化的殖民地式诸侯邦国,包括古蜀国,在城市建设上,沿用了陶寺古都的日出方位。

三星堆遗址、郫都古城遗址,就延续着这样的“国际标准”。

开明王朝出现后,逐渐与中原文化断绝来往,成为独立的王国,不再受制于中原王朝,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标准”。

那么,他们的标准又是怎样的呢?答案是:在成都测量冬至日出的角度。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