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军历史上的几次重要转折(4)

2017-07-28 16:10:04    解放日报  参与评论()人

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轻、重机枪一齐向对岸敌人压制射击。小船一颠一簸地向河心斜漂过去。这时,刘伯承、聂荣臻都走出工事,为了首长的安全,冲锋号停吹了。刘伯承命令:“继续吹!”站在一旁的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萧华抢前几步,从一名司号员手里夺下号来,挺起胸膛吹起来……

小船载着18位勇士在弹雨中艰难前行,黑压压的敌人从山上冲下来,岸上的炮手射出最后两发炮弹,一一命中敌群。勇士们冲上岸,最终控制了渡口。

然而,后面的渡河并不顺利。

由于河面太宽,水流湍急,几次架桥都未成功。找到的船只也很少,船的最大容量一次只能坐40人,往返一次要一个多小时。直至第二天上午10点,红一团才全部渡完。照此速度,全军两万多人马全部渡完需要一个多月。此时,后面的尾追之敌正向大渡河逼近,形势仍很严峻。

身处如此危险境况,毛泽东及红军高层领导人无法入眠……就在这时候,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告诉毛泽东,他在镇上拜访了一个90多岁的老秀才,这人名叫宋大顺,曾经亲眼看到石达开的覆灭……李富春建议说,这位老秀才对这里的情况非常清楚。我们有必要拜访一下这位秀才。听听他有何指教。

原来,刘伯承率领的红军先遣队于5月24日到达并占领了安顺场。听船工说此处有一位90多岁的清末秀才,在村子里教书,曾亲眼见证了72年前石达开在此地的覆灭。战士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杨得志团长,杨得志就去拜访了这位老秀才——安顺场太危险,只要在两头布置了军队,就是再勇猛的军队也插翅难飞呀。老秀才的讲述更加坚定了杨得志要迅速找到船只强渡大渡河的决心……当李富春赶到安顺场时,杨得志便向他做了汇报,于是李富春就去拜访了他。老秀才这两天亲眼看见红军来到安顺场,对百姓秋毫无犯,还帮助百姓做事,把缴获的国民党部队的粮食分给百姓,于是对红军产生了同情之心,劝红军尽早离开安顺场……这样,在毛泽东到安顺场后,李富春便立即向他做了汇报。

深夜,两名警卫员提着灯笼请来了老秀才宋大顺。

老秀才向毛泽东讲述了石达开极具悲壮色彩的历史后说,有人分析了石达开饮恨大渡河的教训称:“达开不自入绝境,则不得灭;即入绝境,而无彝兵四面扼制,亦不得灭。”石达开自己在供词里也承认:“到紫打地,方被兵勇夷人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