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黄乔生 用实物遗产为鲁迅存证_书评_新京报网(2)

2016-04-16 11:33:10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打破对鲁迅的仰视或偏见,从史料出发,回到有温度的历史现场。黄乔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喊停“借用鲁迅而言‘左、右’的自说自话”。

正因如此,黄乔生虽也谈作为“战士与文人”的鲁迅,却始终不愿放弃收集、整理和保存的“表面功夫”。《八道湾十一号》一书的创作历时六年,缘起是2009年旧居面临的拆迁风险,成书以旧居命运暂时落定为标志。他称这本书为“小册子”,坦陈其中多有不足,唯以保护旧居为宗旨。如今三十五中学配合旧居,不盖高楼,在黄乔生眼里,也差强人意地做到了“两全”:“虽然‘湾’已经没了,但至少从院子里望出去,天际线还在。”

拿来主义

鲁迅没有完成的“博士论文”

保存实物遗产的最终目的,在于认识鲁迅时有史料可依;然而,“史”与“料”却往往给出矛盾的答案。1925年的“青年必读书”事件,是谈及鲁迅文化立场选择时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鲁迅劝年轻人少读乃至不读中国书籍,而他自己的藏书中又为何包含了大量的古籍?

在黄乔生看来,这一矛盾,恰恰蕴含了鲁迅最核心的思想资源。而解释这种矛盾,则必须回到历史语境,去分析当时文人的心理复杂性以及鲁迅本人的,否则就容易形成“鲁迅是汉奸”等无稽论调。

五四新文化时期,包括鲁迅和胡适在内的“主流”知识分子,都提出过极端的“全盘西化”主张。黄乔生解释说:“这是在劝时人不要迷恋传统思想,行动起来。更多的是一种策略。而鲁迅敢于这么说,正是因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深厚的修养。”

鲁迅从日本回国后,在教育部工作期间,尚未登上文坛,而是曾潜心研读中国古典。这十年的“沉默期”在黄乔生的眼中,就像是在为一篇“博士论文”收集资料、进行准备。而这篇论文的宗旨,就是“用世界观念和新方式观照中国问题、破解中国谜团。”

“西安之行,可以看作他的一次‘田野调查’;而迁到上海后,他‘本应该’大有作为。”黄乔生说,“当然,他确实也有所作为;但于我而言,还是不能满足的。学术上不够系统,创作上鲜有新作品,并没达到应有的期望。可以说,这篇博士论文,他没有写成。”

在学术上,鲁迅雄心壮志的“中国文学史”计划未能实现;在创作上,除了《故事新编》中的几篇,也没有足以与《呐喊》、《彷徨》和《野草》媲美的作品。即便这样,“他还是列出了博士论文的小提纲,也就是《拿来主义》,还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为补充。”黄乔生说。虽然只有纲要而没有展开,“拿来主义”的提出仍足以称得上鲁迅留给中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鲁迅的“拿来主义”,精神核心在于批判、自省和世界意识,让人们对传统文化保持“警惕”。鲁迅说自己有毒气和鬼气,正是直视到自己身上承自中国传统文化的阴暗面。黄乔生毫不讳言地指出,鲁迅的思想中,确实摆脱不掉他自身传统文化修养中自带的一些不良因素,如韩非子的“急与多疑”和庄子的“随便”等等,而他所经历的个人压抑和世态炎凉,又造成了他偏于刻薄的性格。因此,鲁迅的“拿来主义”其实包含了对自我的否定,对中国文化中的权术思想和互相残害等方面进行批判和反思,而这对于当今的“国学热”和“文化建设”是具有教育和警醒作用的思想成果。

鲁迅当年没有完成的“博士论文”,我们是该从头写起,还是把他的成果用心“拿来”?黄乔生觉得,我们更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把鲁迅“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