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黄乔生 用实物遗产为鲁迅存证_书评_新京报网(3)

2016-04-16 11:33:10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放低鲁迅

不能把光聚焦在一个人身上

孙郁曾说:“常读周氏兄弟,可以脱俗。”

黄乔生谈到鲁迅,却建议从“俗”的一面进入:“首先应该把鲁迅放低,还原为人类的一分子来看待。在讨论鲁迅的思想之前,先认识鲁迅这个人。”

他自己认识鲁迅,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一个变化的过程:“年轻的时候是崇敬和敬佩,会在文风上进行模仿。进入中年后,心态更加平和。在持久并全面地了解他一生的经历后,打破了对他的仰视,开始体会到他的亲切,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我会想象他处理问题的方式、经验和学识,经过雅俗、高低的反复掂量,最终不断加深对他的理解。”

而对于现在的孩子和年轻人,黄乔生也觉得应该讨论出一个阅读鲁迅的机制。“因为时代不同了,鲁迅的某些成分可以淡化。尤其是十一二岁之前的孩子读鲁迅,不一定能够接受或产生亲切感。其实鲁迅和周作人一样,都是个幽默和有趣味的人,但如果在课本中安排不当,就会产生如今有些孩子‘怕鲁迅’、‘讨厌周树人’等心理,而无法体味到,其实鲁迅本质上是一个慈悲的长者。鲁迅的文字含量高,容纳力强,最精彩的文章适合30岁以上的人读。这个阅读的次序和矛盾需要想办法解决。作为中国的读书人,人生中应该有鲁迅教育。”

黄乔生察觉,理解鲁迅这个“大人物”的最大困难,来自过分地凝视:“我们观察鲁迅,习惯把所有的光都聚焦到他一个人身上,于是周围都变暗了。鲁迅的形象也被割裂出来,变得不可理喻。”

鲁迅的“光芒”让他所处的时代陷入视觉的阴影,这一悖论湮没了其作为“近代文化标本”的价值。黄乔生作《周氏三兄弟》一书,试图提供一个由时代氛围、师承渊源和家庭关系构成的多焦点审视空间和认知视域。“我们要了解他的老师,比如章太炎;他的同代知识分子,比如胡适、钱玄同;他的后辈,如冯雪峰、胡风;当然还有他的兄弟周作人。”

文学史家郑振铎先生曾说过:“假如我们说,‘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有什么成就,无疑的,我们应该说,鲁迅先生和他(周作人)是两个颠扑不破的重镇,没有了他们,新文学史上便要黯淡无光。”

黄乔生也认同周氏兄弟的“双峰并峙”。“兄弟二人都有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和广阔的西方知识修养,知识来源立体、文章精美,并具有世界意识和先进思想。鲁迅通日语和德语,周作人通晓日、英及古希腊语。两人前半生路径差不多,后半生差异很大,这中间凝聚了很多问题,对于认识鲁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参照系。”

而即使与自己的兄弟相比,鲁迅也是个极有个性的人。他的自由、自省和批判精神,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黄乔生感叹说:“鲁迅这样的人物是比较少见的,我们应该珍惜他的思想方法和态度,这能够帮助我们在今天少走弯路。”

【延伸阅读】

《八道湾十一号》

作者:黄乔生

版本:三联书店2015年7月

北京西城区八道湾胡同十一号,因鲁迅、周作人兄弟在此生活过,而跻身于中国近现代文学和文化史著名建筑之列。周氏兄弟在此居住后,蔡元培、胡适、郑振铎、郁达夫、刘半农等都曾来访。在本书中,黄乔生从1919年周氏兄弟买下这座宅院写起,到1966年周作人在院中去世,记录了期间的人和事。周作人将鲁迅逼出家门、抗战之后投靠日本附逆、在建国后的遭遇、靠翻译和提供鲁迅史料赚取稿费和社会名声为生、凄凉终老等,娓娓道来,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