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沈宏非谈记忆中的年夜饭 (2)

2016-02-07 01:08:04      参与评论()人

印象中,年夜饭必备的有蛋饺、年糕,全鸡全鸭或整蹄膀,还有酒酿、甜羹等。那时的甜羹,也就是把罐头水果拿出来煮个羹。

告诉你一个规律:凡是需要起大油锅、需要用很多油去炸的,一般家庭里都会比较谨慎,因为很费油,油也要凭票。小时候经过淮海路,看到食品店门口支了一口大油锅在那里炸龙虾片,心里会想:我的天!太奢侈了!居然有那么大一锅油!到底是公家的!平常百姓,谁家舍得用这么多油来炸东西吃啊。

除了上海,您对其他地方的年夜饭必备菜品有了解吗?

沈宏非:各地的年俗太不一样了,不过也总会有一些讨口彩的菜。还有很多地方年夜饭一定要有鱼。我第一次在年夜饭吃到鱼,是1983年,春节我没回上海,留在广州,被一位广州的同班同学请到家里去吃了年夜饭,他们家几代都是广州人。印象最深的是,吃到快结束时,上来一条鱼,在那条真鱼旁边,还有一条木头做的鱼,意思是:你把那一条鱼吃完了,还会余下一条鱼,年年有余。鱼之外,蚝豉、发菜、猪手并称“好事发财就手”和煎堆什么的,也都是广州年夜饭必吃的。

广州一带是不是对年俗特别讲究?

沈宏非:可能是因为平时就吃得比较好,所以他们吃年夜饭倒不是特别讲究,更在意的是逛花市,粤语叫“行花街”。过年前后好几天,整几条街都是卖花和各种其他有趣的小玩意儿。而且买家和卖家会博弈,因为过了年三十,卖家就会大减价,就看哪一方摒得牢了。你去看欧阳山的小说《三家巷》,里面写花市写得很详细,不过那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现在的花市也没有多大意思了,卖的东西和城隍庙差不太多。

上海以前大年初一不能开灶,是什么讲究?

沈宏非:很多地方都有这个习俗吧,据说是因为腊月二十四晚上要把灶王爷送到天上述职,不过我小时候上海貌似并没有这种习惯,从来没听说过什么“灶王爷”这路神仙。说难听点,连个像样的灶都没有,还什么灶神?起码在我们黄浦区是闻所未闻的。

除了年夜饭之外,您小时候过年还期待什么呢?

沈宏非:对小朋友来说,无非就是换身新衣服、放鞭炮、吃顿年夜饭什么的。也没什么压岁钱,有也是很象征性的,给你个硬币意思一下。红包这个东西,我小时候是没见过的,店里也没有这个卖。当时平均月收入才三十块钱左右。而且,就算你有钱,也买不到东西。你们现在习以为常的那些年俗,很多都是近三十年来才有或者才恢复的。六七十年代,春节没有放这么长的假,整个中国社会处在一种“移风易俗”的时尚之中,春节及其习俗是被压制的(乡下可能还好)。春节被恢复成今天这样的“公序良俗”,是从1980年开始的。因此,小时候对过年的全部期待,全部都是吃吃吃。这个意思,其实夏丏尊先生早在七十多年前就替我表达过了:“说起新年的行事,第一件在我脑中浮起的是吃。回忆幼时一到冬季就日日盼望过年,等到过年将届就乐不可支,因为过年的时候有种种乐趣,第一是吃的东西多。”

现在过年大家发发微信,以前过年亲戚会来串门吧?

沈宏非:以前家里没电话的,就算有公用的传呼电话,也不大有人习惯先来个电话预约。所以有人来登门拜年,你会很期待,过一会儿拎着大包小包来敲门的会是谁,也不知道他会来几个人,来了是不是要吃饭。所有来拜年的,都是“不速之客”。我小时候很喜欢家里来客人的,因为过年那几天,家里大人的脾气会特别好,对小孩的容忍度会比平时高很多。家里整个儿好像换了一个场景,张灯结彩,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