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上海的俄罗斯记忆:俄侨长于艺术(2)

2016-06-24 10:15:05      参与评论()人

1957年4月22日,访华的苏联国家元首伏罗希洛夫到上海参观访问,刘少奇委员长和宋庆龄副委员长亲自到机场迎接。1989年2月4日,邓小平在上海会见来访的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时,提出中苏要“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重要主张。1996年4月26日,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访问上海,与沪各界人士见面时,强调俄中两国是一个“联合体”、“共同体”。15年前,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倡导的、第一个以中国城市上海冠名的重要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在上海市正式成立。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中国情结,对广大读者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但辜鸿铭1906年通过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布罗江斯基向列夫·托尔斯泰赠其名著《尊王篇》,托翁则给他回了一封令人动容的长信这一轶事,恐怕还鲜为人知。

1986年5月17日,我陪一位领导人参观列夫·托尔斯泰博物馆时,看到了1906年9月13日这封信的手稿。托翁在信中写道:拜读了孔子和孟子一些书籍。中国人秉承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宗教而活于世,任何力量都无法将其战胜。这位大文豪还将自己对中国的研究成果结集出版,并把书名定为《致中国人的一封信——中国智慧》。刊登这封信汉译文的上海《东方》杂志,与托翁这封信的手稿陈列在一起。该馆还展出托翁在英文版《道德经》两张页面上手书的俄译文。

长期居住在上海的一些大文学家,都受益于俄罗斯文学的无声滋养。在鲁迅的《狂人日记》里,可以见到果戈理《狂人日记》的影子。巴金素有“中国的屠格涅夫”之誉。茅盾坦言,他在创作长篇小说《子夜》时,“尤其得益于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在上海成长的大翻译家戈宝权、梅益和薛范所译的俄罗斯作品,如普希金的诗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被许多人称作“地地道道的中国作品”。前外长李肇星曾给我讲过这样一段趣闻。有一次,他访问俄罗斯时,俄外长拉夫罗夫在俄外交别墅花园设晚宴款待。说着说着,这位外长突然站了起来,环视花园四周,仰望一下星空的月亮后,用深沉的低音郑重宣布:“现在请俄罗斯歌唱家演唱一首著名的中国民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欢迎李部长欣赏!”大家一听,顿了一两秒钟后才会心地哈哈大笑起来。一首苏联名曲,到了俄外长嘴里,却变成了一首“著名的中国民歌”!

苏联作曲家曾为杜甫诗歌谱曲

与上海有不解之缘的京剧大师梅兰芳1935年的访苏演出,苏军红旗歌舞团的多次访沪演出,是中俄文化相互融合所开出的两朵奇葩。俄罗斯第二任驻华大使罗高寿告诉过我,梅兰芳访苏时,他有幸为大师当翻译。这位饮誉全球的戏剧大师的演出盛况空前。梅兰芳在演出之余,观摩了一些俄罗斯经典剧目的演出,还与苏联同行广泛交流心得体会。他说,从俄罗斯的戏曲、音乐、舞蹈中,可以汲取许多营养,将其糅合到自己表演中。苏联的戏剧大师则盛赞京剧的特殊艺术魅力,认为从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中,可以借鉴许多有益的东西。

《上海的俄罗斯记忆》用了二十多张照片,详尽介绍苏军红旗歌舞团在沪演出的实况,以及演员们与上海市军民交流的感人情景。每当歌唱家们用中文演唱中国歌曲时,听众们总是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我在莫斯科工作时,就多次感受过苏军红旗歌舞团演出的特殊魅力。每当中国国庆来临,苏联对外友协总要举行音乐会以示庆祝。这个歌舞团的成员是音乐会的“常客”。《我是一个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两个常唱常新的保留节目。苏军艺术家们用中文充满激情演唱这两首中国革命歌曲时,我总是听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