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今天为什么还要重谈小三线建设?(1)

2016-11-11 14:01:30      参与评论()人

■《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新书发布会暨上海小三线建设图片展在沪举行

一些三线建设企业的厂址已经凋敝荒凉。

《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书封

三线建设是中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基于战备需要而对全国工业布局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略性调整,其核心是在大后方建设和发展以军工为核心的重工业基地,以应对潜在的战争威胁。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大批工厂企业、职工、干部等从东部一线地区迁到内地,三线建设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三线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为大三线,全国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为小三线。

11月8日,由上海大学徐有威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陈东林研究员主编的《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新书发布会暨上海小三线建设图片展在上海大学举行。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及城市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经历小三线建设的职工家庭以及他们的后代又有怎样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个体生命在大时代洪流下的意义何在?小三线建设的亲历者及其第二、第三代代表来到现场,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

铭记父母当年

为国家、顾小家的辛劳

作为上海小三线建设的第二代,陆斌用“改变、感谢和铭记”三个关键词表达了小三线对其生活、人生和命运的影响。

“我妈妈1970年代初去了皖南一个水泥厂,那个时候我才七八岁,她这一去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人生。当时还没有电话,和妈妈联系只有通过写信,这么几年下来为我打下了相对好的作文底子,为我以后的高考立下汗马功劳,后来我也是一直从事文字工作,所以可以说小三线建设为我谋得一生的饭碗打下基础。我当年大学寝室里其中两个同学都是小三线的后代,他们也成为了我一生的好朋友。”陆斌说。

对于受小三线建设影响的家庭和后代,陆斌认为:“从1965年开始,已经过去五十多年时间,当年小三线很多企业已经移交,但有的东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延续了下去。父母在我们小时候没有好好照顾我们,但无形中却让我们第二代形成了一种群体的品格,就是独立、自立、坚强、坚韧,到了今天我们也还是尊重他们当年的选择,也铭记并理解他们当年一手为了国家,一手兼顾小家的辛苦、辛劳。”

在当时的时代大潮中,个人的命运是自己无法掌控的,只能随波逐流。陆斌表示,“在我们国家战略格局当中,企业的生存发展必须服从大局,但这并不是说小三线企业和其中的职工家属可以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历史的大地是由一颗颗尘埃组成,如果这一颗颗尘埃有温度、有感情,那么我们的历史会更加真实,更加有生命。而关注、挖掘和抢救这一小块并不是很热门的历史,让它不至于被淹没而成为空白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对“小三线建设”的谈论,使各种人生以及情感汇集交错。上海小三线第二代陈建荣说:“对于小三线建设,有的人是恨,有的人是一种感怀。但在每一次访谈或者报道出来后,与小三线相关的人都会奔走相告。这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其实已经压抑了很多年。我希望这种情感能够在研究中得到更多的释放,让这个社会从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这样研究的意义将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