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李尔王》:这个渴爱的疯老头跟我们仍有共鸣(2)

2016-01-20 09:03:31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十字架在基督教中,关联耶稣被钉,但在非基督教释义里,代表太阳崇拜,也象征生命之树,是生殖符号,也是淫乱象征。按照某种理解,它与中国阴阳鱼相通,横竖分别代表阴阳,象征自然的对照与调和。《李尔王》主线人物是国王李尔与三个女儿,副线代表是臣子葛罗斯特与两个儿子。君臣作为父亲,皆期望从子女身上获得老年慰藉,却因缺乏远见对事实视而不见,滥用权力做出失误的判断,反被权力所害,人到暮年步入炼狱,一个被内心的煎熬击垮发疯,一个要承担双眼被挖掉后的肉体之痛。类似互为参照或对比平衡的关系,在原著中比比皆是,剧作整体呈现出的工整与对仗,令人咋舌,NTLIVE版《李尔王》用十字架作形式上的大统一,无疑抓到精髓。

同时,十字架也指向接二连三的死亡及救赎,临死前“良心发现”的爱德蒙便是一例。李尔抱出考狄利娅的尸体,先把她放上居于舞台中央与十字架上的横线平行紧挨的长桌,又将她移到十字架的竖线上,随后在她身旁倒下,俯看这一连串动作,勾勒而出的正是十字架上的基督所在的区域。而柯静采夫1971年执导的电影《李尔王》中,几处十字架意象的着墨,也是用宗教衬底。

荒野逃生装疯卖傻的爱德伽从形似十字架的稻草人身上,取下烂衣破布遮身,遇见正走人生下坡路的父亲,招数使尽终让双目失明的葛罗斯特用心灵再度“看到”生命。他向父亲道出隐藏的身份,葛罗斯特脆弱的心脏承载不了重大的喜悦与悲伤猝死(影片只交代死亡),他就地取材做了简易的十字架立在父亲坟头。而考狄利娅被吊死在废墟中时,凝结的死亡画面,正如耶稣受难图。十字重荷让爱德伽与考狄利娅背负,考虑的自然是忍辱负重的两人,均承担拯救各自的父亲及国土百姓的重任。无独有偶,彼得·布鲁克1971年翻拍自他1962年执导的话剧《李尔王》的同名电影,对考狄利娅死亡的处理与柯静采夫的手法如出一辙,两位大师在当年能心有灵犀,多半是因对宗教的深层次思虑。

李尔王在荒野转性的新注释

莎翁笔下的李尔,前半程爆裂后半段温和,被迫但也是甘愿自我放逐的“旅行”,是他性情的转捩之旅。降临在荒野上的狂风暴雨,与他头脑中奔腾不息的风暴里应外合,让他陷入疯狂,但也使他看清自己,并从自身遭遇出发,体会到他人经受的痛苦。在柯静采夫和彼得·布鲁克的电影版中,他可怜的对象除了衣不蔽体的爱德伽,尚有诸多食不果腹的行乞人群。这两部电影中的其他场景,比如开场及战争时,也有大量平民入画,除因电影具备收纳更多人头的体量,也指涉迟暮英豪错误判断让无辜百姓卷入战乱、流离失所。

关于老国王的疯癫行径,NTLIVE版《李尔王》加入罹患老年痴呆的现代注释,让观众更易进入角色,可是未免将格局缩小,属解剖原作内核的败笔。好在演了大半辈子莎士比亚的西蒙·拉塞尔·比尔爆发力超群,他诠释的李尔,无论身处性格颜色的何处,非黑即白或黑白混杂,总能让观众信服。而关于“旅途”场景的构建,这版李尔王的处理也可圈可点。

营造极端天气,影视剧可借助天怒地颤,比戏剧占据先天优势。无论加入诸多个人阐释的柯静采夫或彼得·布鲁克的同名电影,还是BBC或崔佛·纳恩等严格遵循古典章法拍摄的电视电影,李尔在荒野中找寻迷失的自我的情节,均有真实的风雨映衬。NTLIVE版用多媒体呈现流动云层在色彩上的变化,不以雷电交加示人,暗指李尔心境起伏,设计看似简单,尽见对观众智商的尊重。而在舞台后方区域整整齐齐植入等高的枯草指代荒野,视觉上虽不及以色列盖谢尔剧院的《乡村》用满台麦田将圆形旋转舞台包围充满诗意,却与胡言乱语的李尔构成“环境与人”荒谬而有趣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