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北京法源寺》导演说,她的戏里都是宏大的东西(2)

2016-01-20 09:05:40  好奇心日报 王珊珊 孙今泾    参与评论()人

“我是个天才,某方面。”田沁鑫曾这么评价自己对戏的领悟力。这种领悟力还被田沁鑫描述成了一种颇有些戏剧化的天启:“前天睡觉的那个晚上脑子还跟炒菜一样,特别想不明白。第二天早上五点醒来,那是个特别清明的早晨,黑灯瞎火的,我坐在床上,忽然觉得人物出场、人物设置、全盘的舞台形象,都明白了。”

在涉及舞台表演时,田沁鑫意识到,过分的戏剧化并不会讨人喜欢。“不要戏剧化处理。松弛,但不是松懈。”她在排练中对演员叮嘱。演员们,即使是影视明星也愿意跟随她,获得一些别处没有的历练,而另一方面,他们也是票房的保证。秦海璐曾在田沁鑫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和《青蛇》中出演。她评价田沁鑫说她能让一个演员卸掉面具:“对我的人生开启,不只是一部戏。”

《青蛇》剧照

《青蛇》剧照

跟随田沁鑫的戏迷通常也是一群不一般的人,他们在“戏剧大师”的评价体系中有更大的话语权。

编剧赵赵看完这出《北京法源寺》在微博上评价说:“没想到会为一出忧国忧民的戏热泪盈眶。大正剧,大开大合,国话的经典。”田沁鑫在微博上转发了这段话,她显然认可这种说法,并为知识分子的捧场感到高兴。

知识分子仍然是话剧的主流观众,田沁鑫相信这个经典的说法。她还认为,知识分子就喜欢看主流话剧。这类话剧的创作者如果拿电影导演做个类比,就是萨姆·门德斯、吕克·贝松、斯皮尔伯格、李安、黑泽明,“这是我眼中的主流,能导大片,但是很温暖,既有商业又有人文,既有审美又有奇幻”。

但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情感,戏剧中包含的人文和审美带上了田沁鑫色彩。田沁鑫自认和老舍有相通之处,都是北京人,同属满族正红旗,从老北京身上学到文化的“活法”,话里头带着正统和精英的印记。小时候,田沁鑫念戏校,骑着自行车满四九城去看戏,从先秦的乐舞到汉代的百戏,从唐代的参军戏到宋代的话本,从元代的杂剧再到明代的昆曲,到 200 年前清朝的京戏,把三百六十多个剧种都看了。

她甚至有些“民族主义”地希望在西方文化中处处发现中国文化的影子。如今盛行的德国表现主义戏剧,极尽夸张,脏且暴力,田沁鑫说,其实中国戏曲里也有。“锣一敲起,就直接对眼,很奇特,这种造型意识、姿态狂热、形象魅力、冲击力,我们都有。”在《北京法源寺》里,她使用了这种做法,并将灵感归功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虽不再完好,但多少留下了点痕迹,这在观众的观影习惯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也成了田沁鑫话剧的票房保证。当田沁鑫在话剧《青蛇》里讲述了一个“妖想成人、人想成佛”的三界轮回故事,对于看惯了《西游记》《白蛇传》《天仙配》之类神话故事的观众,不会有任何理解的障碍障碍,还会迅速勾起对新版本的兴趣。

而那些在文化上相对保守、但又对现实有所批判的知识分子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也确实更能从田沁鑫的话剧中找到共鸣。他们渴望看到残酷的乱世背景下,大起大落的人物命运,落幕后,又会回过头来想,历史究竟会走向何处?

田沁鑫正好能给出这些。“从剧场出来时不知今夕何夕,有点五内俱焚的感觉,找不着北了”。戴锦华曾这么评价《生死场》。她是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在电影批评和性别研究领域享有盛名,如今也是田沁鑫的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