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皇莎”的老师们你们确定读懂莎士比亚了吗?(1)

2016-03-07 09:59:55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哈尔王子与福斯塔夫

哈尔王子与福斯塔夫

◎张敞

“草莓在荨麻底下成长,名种跟较差的果树为邻,就结下更多更甜的果实”——如果用《亨利五世》中的这句台词来评价这次“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在中国的巡演,效果会是讽刺性的,甚至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够厚道——但我还是忍不住要这样说。

恕我直言,这家主要演出地点在莎士比亚的出生地、位于亚劳河畔的史特拉特福的、唯一一家由皇家命名并和莎士比亚相关的剧院,它原本应该离莎翁的精神更近,可剧院艺术总监格雷戈里·道兰导演的这个“王与国”巡演版本,却并没有演绎出那个我们最应该感知的、伟大的莎翁。

不是剧本的问题。毋庸置疑,这是天才的剧作——尤其是《亨利四世》——王公、大臣、公爵、主教、法官与强盗、小偷、妓女、村夫、脚夫同画共生,亲情、友情、爱情与权诈、欺骗、谎言交织错综,构成一幅活生生的广阔画卷。这也是古往今来历史剧的最佳范本,阅读《亨利四世》(上篇和下篇)剧本的时候,读者应可以完全感受得到什么叫“作家蓬勃的生命力”。

《亨利四世》的场景衔接、情节设置、叙事的着力点、对于人物性格的表现方法,都出人意料又浑然天成。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他的位置,且有血有肉,这就像意大利画家卡尔帕乔的油画《英国使臣到来》,前景、中景、远景都有人和故事。这是一种高超的散点透视,他们组成了恩格斯曾称赞并命名的“福斯塔夫式背景”。

可是这次皇家莎士比亚剧院的演出,从理解剧作的角度,却可以称作是囫囵吞枣的。这又像是拙劣的书法临摹者,只会用“双钩廓填”般的庸常技法,一路把剧本顺下去。导演就像画了一条龙,却仿佛根本不知道该在哪里点睛。

原本在《亨利四世》中,它的三条线——战争的线,哈尔王子逐步掌权之线,福斯塔夫所代表的平民生活背景线——像盘在树上的三根虬枝,它们绿意盎然,饱满而充溢。仿佛若把任何一条砍断,都会溅你一身蓬勃的汁液。

可演出效果呢?没有一幕戏看上去饱满深沉。这是一队没有心的急行军。该快时不快,该慢时不慢。主要人物和性格不突出,次要场景不简洁。很多地方看上去简直令人昏昏欲睡。

最要命的是,不熟悉《亨利四世》剧本和不能完全体味莎翁精神的人,可能会误把这种散文式的演绎节奏当作是“莎士比亚时代”剧场的再现,将这些“缺点”也误以为是“还原时代”,不敢贸然去质疑。毕竟,看上去,皇莎的舞台是隆重丰富的,舞美是精致复古的,画面是美好的,故事的叙述是完整的,对原著的文本是忠实的,演员也是卖力的,可是即使这样,所有敏感的人一定也会隐隐地觉得哪里“不对”。

可是,到底是哪里“不对”呢?很多人却说不出来。

仔细看一下原著吧!《亨利四世》最重要的,就是莎翁并没有要塑造完全对立的黑白面。亨利四世本是一个靠着权术和不光明的手段上位的国王,因此,这场战争中既没有完全的“正义方”,也没有“非正义方”,只有“当权者”和“在野者”;舞台上,既没有完全的好人,也没有大奸大恶的坏人(包括福斯塔夫),只有活生生的人。莎士比亚的人物从来不是脸谱化的,他们都充满了人性的冲突,不是吗?但是此次皇莎的版本,反叛方这个群体丝毫引不起我们的一点感同身受。